- 第6節(jié) 責任
-
在實際的工作中,效率與我們對這一工作的感情并不協調。實際上,感情有時反而是效率的絆腳石。
——羅素《努力與舍棄》
人生在世,每個人肩上都承擔著責任。責任無時不有,無時不在。對于生命而言,責任可以說是與生俱來,如影隨形。生命一經誕生,就必然要擔負起某種責任。
生命首先要承擔的就是對生命自身的責任。只有首先承擔起對生命自身的責任,生命才能夠健康地存活,才能夠快樂地生長,才能夠承擔起更多和更大的責任。
每個生命都有自己所應該承擔的最起碼的責任。承擔責任不只是一種義務,也是一種使命,更是一種光榮。正是因為承擔了責任。生命才顯出莊嚴和神圣,才顯出崇高和偉大,才顯出價值和意義。敢于承擔責任,能夠盡到責任,是一個生命的自豪和驕傲。
是否敢于負責任,能否切實地負起責任,也是一個人能力和品質的試金石。從某種角度說,一個人肩負的責任越重,一個人人生的價值和意義越大。凡杰出者,總是自覺地以天下為己任。
做人要有責任心,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才能讓別人有安全感,才能讓別人覺得你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責任與成功密不可分,一個人若要成功,首先要負起責任,從自己做起。
負責的范圍很廣,一個人對自己,對父母,對朋友,對他人,對自己所作的事情,乃至對社會、國家都有責任。責任是做人的良知,是做事的敬業(yè)精神。在這個世界上,那些成功的人都是用負責任的態(tài)度去做好每一件事。做事是否用心,是否用負責任的態(tài)度去做好,將影響事情的成敗。
英國當代成功大師理查·丹尼說:“一項事業(yè)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絕對少不了認真負責這一條!背晒Φ娜耸看蠖际沁@樣的人:高度責任心;工作態(tài)度表里如一、一絲不茍;永遠抱有激情。他們的成功是一種透明的成功,沒有半點虛假,沒有半點水分。
我們都知道,姚明曾經是NBA賽場上的英雄,身價上億美元;白發(fā)斑斑的美國維亞康姆公司董事長薩默·萊德斯通神采奕奕,永遠年輕,他所領導的公司在美國擁有很大的名氣;事業(yè)有成的比爾·蓋茨仍潛心凝神地工作,決意把微軟的產品賣到全球每一個地方……在這里,他們的身份各異,來自不同地方,但是仔細分析,我們就會發(fā)現,他們的態(tài)度卻有著驚人的相似:認真地對待工作,用心地投入工作,從不投機取巧。
任何偉大的工程都始于一磚一瓦的堆積,任何耀眼的成功也都是從一跬一步中開始的。這一磚一瓦、一跬一步的累積,都需要我們以盡職盡責的精神去一點一滴地完成它。我們要養(yǎng)成做事認真負責的習慣,這也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不要小看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即便是最普通的事,也應該全力以赴,盡職盡責地去完成。小任務順利完成,有利于你對大任務的成功把握。承擔責任,就是把握機會;擁抱責任,機會就在身邊。
愛默生說:“任何人都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何人都要承擔各種各樣的后果!必熑问悄愠晒Φ那疤。責任盡到頭就是成功,盡大責,大成功;盡小責,小成功。
梁啟超說:“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的樂趣!比魏螘r候,我們都不能放棄肩上的責任,扛著它,就是扛著自己生命的信念,責任造就成功。我們要學會對自己負責,對家庭負責,對他人負責,從而對社會負責。當你經過辛勤的努力把責任轉化成榮譽的時候,你就會真正明白責任到底是什么。它是一個機會,讓你學會勇敢、堅強、永不放棄。沒有責任就沒有機會,責任越大機會越多。誰承擔了最大的責任,誰就擁有最多的機會。承擔責任,你會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
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希望成功,每一個人都渴望成功,然而,真正意義上的成功者卻猶過江之鯽,鳳毛麟角。這是為什么呢?
任何一個成功的人都是用100%負責任的態(tài)度去做好遇到的每一件事的。做事是否用心,是否用100%的負責任的態(tài)度去做好,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情,都將直接影響整個事情的成敗。
用100%負責任的態(tài)度去做事情,就是要求我們在工作中,把自己當作是這份工作的“老板”。自已所做事情的好壞、質量的高低,沒有別人會替你承擔責任,必然是我們自己來承擔一切責任。這種習慣不僅促使自己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雇員,一個令人尊敬和喜歡的打工者,也會促使我們在無形中掌握了很多知識而可能成為自己開創(chuàng)一片天地的老板。
張先生在中國擁有35家小型超市,而他的發(fā)家起步是從一個售貨員開始的。和許多成功者一樣,他也出身農村,先是在北京做民工搞建筑。在一次工作中扭傷了腰,由于不能再干體力活兒了,他便找到一個小超市當售貨員。盡管工資不高,工作時間又長,但他卻很感激有一份這樣輕松的工作。他把自己當做超市的老板做好每件事。商店快開門時,或遇到雨天,客人不多時,別的營業(yè)員談天、說笑話,而他卻不停地收拾超市的貨架,打掃地面,將客人用的小推車擦干凈。這些活兒往往忙時是顧不上的。在他的眼里總有干不完的活兒。
有一次老板生病住院兩個多星期,別的營業(yè)員的收款額都有不同程度的減少,只有他的收款額與往常一樣,他眼里有活,主動工作的負責任態(tài)度始終一樣。他還在工作中處處操心,哪些商品怎樣擺放會賣得多一些,哪些商品客人的反映最好等情況,他都用心記錄下來,并告訴老板。
每個人都不傻,老板更不傻,他知道每個員工到底是怎樣工作的。所以不到一年,便提升為商店經理,而有些人在店里干了許多年,依然是營業(yè)員。后來,當小超市的老板又涉足其他生意,便邀請他入伙共同管理,并開新店。店鋪由兩家變成三家,幾年后變成了三十多家。就這樣,一個農村進城的民工,在一沒關系,二沒資金的情況,靠著100%負責任的態(tài)度便擁有了35家連鎖店。
別人說,他遇到了好老板,所以運氣好很快就發(fā)家了。但事實是,在那個老板手下工作了的員工有很多,也都是同樣的老板,為什么他們的運氣就不好呢?答案是很清楚的。
大家知道德國的產品質量好,那是因為他們每個人在做事的時候都是用100%負責任的態(tài)度來對待自己的工作——掃馬路、做建筑工、當營業(yè)員、當經理。
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任何事都要做到最好。只有你做每一件事都做得精彩,別人才會肯定你,信任你。所以,以后做任何事,都要想想還有哪些地方可以改進,內容和形式都要考慮。還有就是在做事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不打無準備之戰(zhàn)。
認真負責,盡心盡力,把事情做好,就是對事的恭敬。認真是一種態(tài)度,做好是目標、期望和行動,而每件事則要求我們必須具有一種腳踏實地的心態(tài),一種積極進取的精神,一種鍥而不舍、追求卓越的激情。
我們做的事可能是我們喜歡做的事,也有我們不喜歡但必須做的事,可能沒有什么大事,更多的是一些平凡而瑣碎的小事,但我們都要把它做好。成功就是盡可能地把事情做完美,把簡單的事情做精致,把平凡的事情做完美。
有責任心就能把事情做完美,就能達到成功的人生。我們要養(yǎng)成有責任心的人的好習慣,有好習慣就會有好結果。
責任是一個很有分量的詞,也是每個希望成功的人應該時刻牢記的詞。一個人只有把責任放在心中,才能真正用心去做事情。有責任心的人會更容易成功。
一個成功的人必然具備某些條件,其中之一是責任心。聰明、才智、學識、機緣等,都是促成一個人成功的必要因素,但假如缺乏了責任心,他仍是不會成功的。
幾年前,美國著名心理學博士艾爾森對世界100名各個領域中杰出人士做了問卷調查,結果讓他十分驚訝。其中61名杰出人士承認,他們所從事的職業(yè)并不是他們內心最喜歡做的,至少不是他們心目中最理想的。這些杰出人士竟然在自己并非喜歡的領域里取得了那樣輝煌的業(yè)績,除了聰穎和勤奮之外,究竟靠的是什么呢?
帶著這樣的疑問,艾爾森博士又走訪了多位商界英才。其中紐約證券公司的金領麗人蘇珊的經歷,為他尋找滿意的答案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蘇珊出身于中國臺北的一個音樂世家,她從小就受到了很好的音樂啟蒙教育,非常喜歡音樂,期望自己的一生能夠馳騁在音樂的廣闊天地,但她陰差陽錯地考進了大學的工商管理系。一向認真的她,盡管不喜歡這一專業(yè),可還是學得格外刻苦,每學期各科成績均是優(yōu)異。畢業(yè)時被保送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當時許多學生可望而不可及的MBA,后來,她又以優(yōu)異的成績拿到了經濟管理專業(yè)的博士學位。
如今她已是美國證券業(yè)界風云人物,在被調查時依然心存遺憾地說:“老實說,至今為止,我仍不喜歡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如果能夠讓我重新選擇,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音樂。但我知道那只能是一個美好的‘假如’了,我只能把手頭的工作做好……”
艾爾森博士直截了當地問她:“既然你不喜歡你的專業(yè),為何你學得那么棒?既然不喜歡眼下的工作,為何你又做得那么優(yōu)秀?”
蘇珊的眼里閃著自信,十分明確地回答:“因為我在那個位置上,那里有我應盡的職責,我必須認真對待!薄安还芟矚g不喜歡,那都是我自己必須面對的,都沒有理由草草應付,都必須盡心盡力,盡職盡責,那不僅是對工作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有責任心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
艾爾森在以后的走訪中,許多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出類拔萃的反思,與蘇珊的思考大致相同——因為種種原因,我們常常被安排到自己并不十分喜歡的領域,從事了并不十分理想的工作,一時又無法更改。這時,任何的抱怨、消極、懈怠,都是不足取的。唯有把那份工作當做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擔在肩頭,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是正確與明智的選擇。正是這種“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成其事”的高度責任感的驅使下,他們才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
從艾爾森博士的調查結論,使人想到了我國的著名詞作家喬羽。有一次,他在中央電視臺藝術人生節(jié)目里坦言,自己年輕時最喜歡做的工作不是文學,也不是寫歌詞,而是研究哲學或經濟學。他甚至開玩笑地說,自己很可能成為科學院的一名院士。不用多說,他在并非最喜歡和最理想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為人民做出了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貢獻。
“做自己想做的事”,這些話已經是句耳熟能詳的名言,但是,“責任心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卻容易被人忽視。對許多杰出人士的調查說明,只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即使在自己并非最喜歡和最理想的工作崗位上,也可以創(chuàng)造出非凡的奇跡。
責任心是一種修煉,有責任心表明你是一個有價值的人,責任心可以帶領你走向成功。一個人要想有作為,不管是對自己的家庭、對企業(yè),還是對社會,都要勇于擔當責任。一個人責任心越強,他的成就也越大。
有人能讓生命閃光,讓世界煥發(fā)迷人的光彩;有人總在廢墟中無可奈何地搖擺,發(fā)出聲聲嘆息,分水嶺就在于他能否擔當責任。擔當責任,是你成熟的標志和跨進成功大門的門票。
每個入來到這個世上,都需要承擔責任,沒有責任的人生是空虛的。不敢承擔責任的人生是脆弱的。勇于承擔責任,能獲得別人的尊敬和信任,獲得生命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每個人都應該有責任感,每個人都應該為不辱使命而努力。
1944年6月6日,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美英盟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成功。在長達一年的備戰(zhàn)中,艾森豪威爾將軍做出了無數細致入微的謀劃,用責任心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為了成功,艾森豪威爾將軍對登陸地點進行了認真的選擇。諾曼底是一處險灘,登陸部隊的物資無法及時供應。但盟軍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用半年的時間秘密建造了一個人工港口。這個人工港的修建,幾乎超出了當時英國全部的工業(yè)能力,但盟軍竭盡全力完成了這一工程,保證了92萬士兵17萬部車輛及大量物資裝備的成功登陸。希特勒在獲得了盟軍修建人工港的情報時,認為是假情報,因為這“根本不可能”。
為了成功,艾森豪威爾將軍對登陸時間進行了認真的選擇。能滿足陸海空三軍同時登陸條件的時刻,在1944年6月只有兩組日期:6日5日至7日,18日至20日。美英盟軍和希特勒都知道6月5日前后有連續(xù)的暴風雨,但美英盟軍最高司令部請英國權威的氣象專家在6月4日晚上21:30時又做出了更準確、細致的預報:在6月5日過后,會有一段持續(xù)12個小時的好天氣,隨后又是狂風暴雨。盟軍最后下令:6月6日凌晨2:00,先遣部隊登陸。因為希特勒認為這個時間“根本不可能”,當盟軍先遣部隊登陸成功時,他自己還在睡覺!
為了成功,艾森豪威爾將軍還做了無數細致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備戰(zhàn)。首批空降部隊由多個國家的士兵組成,夜間行動,語言不通,為解決敵我識別的難題,艾森豪威爾給空降部隊的官兵每人配發(fā)一只“蟋蟀”玩具,用手一捏就會發(fā)出“咔吧”作為詢問,兩聲“咔吧”作為回答。小玩具解決了大問題。
這場經典戰(zhàn)役為人稱道之處很多,但真正令人震驚的是一個打動人心的細節(jié):在諾曼底登陸戰(zhàn)役打響的前一天晚上,美英盟軍最高司令艾森豪威爾將軍寫了一份準備戰(zhàn)役萬一失敗時給全國人民的致歉書。他寫道:“士兵們恪守職守,英勇無畏,戰(zhàn)役失敗的所有責任由我一人承擔!”
就這樣,正是本著“所有責任由我一人承擔”的負責精神,艾森豪威爾將軍竭盡全力把每一個細節(jié)謀劃到位,在“不可能”的時間,“不可能”的地點,靠一個個充分預算的細節(jié),盟軍取得了一場似乎不可能的勝利!可見,有了這種“所有責任由我一人承擔”而不留退路的責任心,有了細致精心的準備,成功或許只有咫尺之遙。
責任讓我們懂得破釜沉舟,懂得全力以赴;責任讓我們明白成功原來只是一步之遙。責任能激發(fā)人的潛能,也能喚醒人的良知。給人責任,就是給人以信任和真誠;有責任,也就成就了尊嚴和使命。
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趣。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放棄肩上的責任。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