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節(jié) 剛正不阿——劉墉
-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在險惡的官場游戲中,在虎狼般的君主身邊,劉墉經歷無數(shù)充滿變數(shù)的洗禮,能夠得到兩朝君主的信任和仰仗,這本身就是為官為人的成功所在。
劉墉(1719—1804),字崇如,號石庵。另有青原、香巖、東武、穆庵、溟華、日觀峰道人等字號,清代書畫家、政治家。山東省高密縣逄戈莊人(原屬諸城),祖籍江蘇徐卅豐縣。乾隆十六年(1751年)進士,劉統(tǒng)勛子。官至內閣大學士為官清廉,有乃父劉統(tǒng)勛之風。劉墉是乾隆十六年的進士,做過吏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劉墉的傳世書法作品以行書為多。嘉慶九年卒于京。謚文清。相傳劉墉有駝背,所以他在民間有個外號叫做“劉羅鍋”。
大清王朝經歷順治、康熙、雍正,至乾隆時期,帝國疆域擴大國力強盛。英帝國的貪婪掠奪之心已久,為了將自己的勢力延伸到中國,在乾隆皇帝八十大壽時,英國特意派出特使馬嘎爾尼,假借祝壽之名出使中國,來到北京。
馬嘎爾尼心里暗自盤算,清廷中最有權勢的是滿漢兩中堂,他們是通往皇帝的鑰匙,但是漢中堂劉墉清正廉潔,既不貪財,又不好色,軟硬不吃,想要用錢色賄賂他太難了,于是,馬嘎爾尼就在和珅身上打起了主意。
一天,馬嘎爾尼備好重禮來到和和珅府上,“我是奉英國女皇之命前來中國為皇上賀壽,也是為了與大清國通好。還望和大人多多幫忙。”
看著馬嘎爾尼送來的各種域外的奇珍異寶,和珅眼睛都笑得瞇成了一條縫,口里連連稱道:“貴國愿與我大清國通好,那是好事,那是好事,本官一定效力!”
“和大人,聽說貴朝中還有一個劉墉劉大人,”馬嘎爾尼接著說,“這位劉大人不像和大人這般好通事,還請和大人指教一二!
和珅心想,要是讓劉墉知道自己收受珍寶一事就不好辦了,于是給馬嘎爾尼出主意說:“你是大清國的貴客,你送給他東西,到時不管他收還是不收,我都有話說,一定會把劉墉給制服了,讓他乖乖地聽咱們的!
次日,和珅親自把馬嘎爾尼帶到劉墉府上,為雙方作了引見。稍事寒暄后,馬嘎爾尼對劉墉說:“劉大人,奉大英帝國女皇之命,我前來為貴國皇上慶賀八十大壽,以求兩國友好,這中間細節(jié)之事,還請劉墉大人相助成全。只要大事能成,一定不會虧待劉大人的!
劉墉中規(guī)中矩地說:“兩國邦交大事,本官定當效力。本官為朝廷效力,不圖厚報!”
“那是當然,劉大人高節(jié),在下實在敬佩。一點兒小小的見面禮,還請大人笑納!”說罷,馬嘎爾尼令人將禮物呈上。劉墉一看,全是一些難得一見的珍寶,他猜想這必定是和珅在從中搞鬼,我若收下,他定會在皇上面前參我收受洋人賄賂;我若不收,他也會參我未能善待洋人。于是,他故意向馬嘎爾尼推辭道:“我們中國有句古語叫無功不受祿,本官實在不敢收下馬嘎爾尼先生的厚禮!
“這是我的一點兒心意,”馬嘎爾尼道,“劉大人若是不收,我會非常遺憾的!
和珅趕緊在一邊幫腔說:“是呀,劉大人,馬嘎爾尼先生要是生氣了,這就是不能善待外賓.違抗圣命的罪名咱們可是擔當不起!哈哈!”
“既然如此,那本官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庇谑莿④耸障露Y物。
和珅見劉墉收下了禮物,心里別提多高興了,一向以清廉聞名的劉墉竟然被自己抓住了收受賄賂的把柄,今后朝中還有誰敢與自己作對!出了劉墉府大門便對馬嘎爾尼說:“劉墉既然收下了先生的禮物,這今后的事就好辦了。不怕他劉墉不跟著我們走!”馬嘎爾尼道:“我國政府一定不會忘記和大人的功勞!日后另有重謝!
第二天一大早,劉墉就吩咐下人把馬嘎爾尼所送的禮物抬到金殿之外。大殿里,文武百官朝拜完畢后,劉墉出班向皇帝啟奏:“啟奏皇上,昨日和大人與英使馬嘎爾尼先生一同來到臣的府上。馬嘎爾尼先生給臣送了許多的異國金銀珍寶。臣不能與和大人相比,臣無功不受祿,而和大人為洋人辦事,勞苦功高,受之無愧,而臣無尺寸之功,實在不敢收受,但是和大人卻對臣說:‘若不收禮物,惹洋人生氣,就違犯了要善待洋人的圣諭’,因此臣又不敢不收。故暫且收存于府中。臣以為,馬嘎爾尼先生是為了兩國邦交大事而來,所以馬嘎爾尼所贈與中國的一切東西,都應上繳國庫,那些上等異國珍寶,臣不配享受,只有皇上才配享受,故臣將所有珍寶一一敬獻給皇上,現(xiàn)在殿外候旨!倍潭痰膸拙湓,劉墉不但把自己所收的禮物統(tǒng)統(tǒng)上繳了出來,還將和珅收受禮物之事公開于朝堂。盡管和珅恨得咬牙切齒,但在朝堂之上卻是半個不字也說不出。馬嘎爾尼作為英國特使來中國,慶賀乾隆八十大壽。劉墉要是堅決不收其禮,未免太過矯情,駁了馬嘎爾尼的面子,終歸不是好事。再加上和珅的添油加醋,劉墉只好暫且收了禮,回頭卻又將禮物獻給了皇上,可謂“一舉三得事圓滿”。既保住了自己的清廉,又揭露了和珅的貪婪,還照顧了中英兩國的邦交。
劉墉素來以足智多謀著稱,由這一件事就表現(xiàn)出了他不愧為大清朝的可重之才。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