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節(jié) 震撼歐亞——成吉思汗
-
成吉思汗,(1162—1227),名鐵木真,姓孛兒只斤,乞顏氏,蒙古開國君主,1271年,元朝建立后,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為元朝皇帝,廟號太祖。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他統(tǒng)帥蒙古軍向北、向南和向西的征伐,地域西達西亞、中歐的黑海海濱,震動了歐亞大陸,使他的名字家喻戶曉。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有一個苦難的童年,他父親也速該本是蒙古尼倫部(主要包括泰赤烏部和乞顏部)共同的首領(lǐng),被塔塔兒人毒死后,尼倫部的泰赤烏人掌握了大權(quán)。泰赤烏人遷營拋棄了鐵木真母子一家,連乞顏部的貴族、百姓甚至鐵木真家的奴仆,都離開了他們,沒給他們留下一只牲畜。那時鐵木真才八歲。
失去了畜群,也就失去了游牧人賴以生存的基礎(chǔ)。但鐵木真的母親并沒有泄氣,帶著兒女們奔波于鄂嫩河上下兩岸,采野果,挖野菜,竟奇跡般地活了下來。
鐵木真目睹了家庭的苦難,心早熟了。他沒有像其他孩子那樣過著五彩般的童年生活,而是主動承擔(dān)了家務(wù),帶領(lǐng)弟弟們到河里釣魚,在草原上彎弓射雕,為母親減輕了很多負擔(dān)。
泰赤烏部首領(lǐng)擔(dān)心鐵木真長大后報仇,帶人去捕捉他。為了躲避捕捉,鐵木真逃進山林,后來忍受不住饑餓,下山尋找食物,被俘虜了。鐵木真被套上木枷,到處示眾。黑夜時,鐵木真用木枷打倒看守,機敏地逃走了。幾經(jīng)周折,終于回到家中。后來,泰赤烏部的賊人偷走了鐵木真家的馬匹,鐵木真不顧日落天黑,上馬追擊敵人,一直追蹤6天,終于追上了賊人,奪回了失馬。
就這樣,鐵木真在苦難中不斷成長,變得更加堅強,也更加睿智了。而這種堅強和睿智,使他在后來震撼了整個世界。
鐵木真18歲時同另一部落的美麗姑娘孛爾帖成親。兩人相親相愛,共度患難,感情很深。但不久,蔑爾乞人搶走了孛兒帖。鐵木真發(fā)誓要奪回愛妻,便聯(lián)合了王罕和札木合在1180年的一個夜里,聯(lián)軍突襲蔑兒乞部,打敗了蔑兒乞人,奪回了孛兒帖,同時也壯大了自己的力量。
1192年,27歲的鐵木真被部眾擁戴為大汗,這引起嫉妒心很強的盟友札木合的反目,并以兵戎相向。札木合糾集了13部30萬兵力出擊,鐵木真也以3萬兵力分13翼迎戰(zhàn)。蒙古史上這個著名的“13翼之戰(zhàn)”雖以鐵木真的失敗告終,但由于札木合生性殘暴,殘酷地殺戮戰(zhàn)俘,反而引起許多部屬的不滿,甚至倒戈投奔鐵木真,因此在實力上鐵木真反而更強大了。1196年,鐵木真家族的宿敵塔塔兒部反抗金朝,兵敗逃竄,鐵木真和克烈部應(yīng)金朝大軍統(tǒng)領(lǐng)完顏襄丞相之約,合力阻擊塔塔兒部,捕殺其首領(lǐng),虜獲大批人畜財物。大功告成后,完顏襄授予鐵木真以“札兀惕忽里”(意為百夫長,或指招討使)的稱號。鐵木真既復(fù)了仇,又提高了威望。從此,鐵木真的部屬成為蒙古草原上一支強大力量。隨后,他與父親的生前好友、另一部落首領(lǐng)圖格勒結(jié)盟。歷經(jīng)多年部落戰(zhàn)爭之后,鐵木真終于找到了登上人生的頂峰之路。
蒙古人素以騎馬和勇猛善戰(zhàn)聞名,歷史上,他們突襲中國北部的事件時有發(fā)生。但在鐵木真崛起之前,各部落把主要精力放在部落間的傾軋上。鐵木真憑借其超群的軍事、外交、組織才能,以及其冷酷的性格,成功地把各處部落置于自己的領(lǐng)導(dǎo)之下。
1206年召開的蒙古族將領(lǐng)會議上,鐵木真被推為“成吉思汗”,意為“全天下之皇帝”。
成吉思汗統(tǒng)一蒙古各部,在中國歷史上起了促進作用。他攻金滅夏,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chǔ)。軍事上,他在戰(zhàn)略上重視聯(lián)系遠近各方,力避樹敵過多;用兵注重詳探敵情、分割包圍、遠程奇襲、佯退誘敵、運動中殲敵等戰(zhàn)法,史稱“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同時,他作戰(zhàn)具有野蠻殘酷的特點,大規(guī)模屠殺居民,毀滅鎮(zhèn)田舍,破壞性很大。由于13世紀(jì)主要封建國家社會危機深重,這為成吉思汗實行大規(guī)模軍事擴張?zhí)峁┝擞欣麠l件。他一生征戰(zhàn)40多年,統(tǒng)一蒙古各部,隨后又攻滅西遼,覆亡西夏,鏖戰(zhàn)中原,三敗金朝,西攻花剌子模等國,威懾歐亞,先后征服40多個部落和國家。
成吉思汗一生金戈鐵馬,橫掃歐亞,他的軍事指揮藝術(shù)和謀略思想,不僅在蒙古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就是在世界戰(zhàn)爭史上也是罕見的。成吉思汗將草原上落后、分裂的蒙古族融為一體,并成功地建立了地跨歐亞兩大洲的大帝國,重開了“絲綢之路”,推進了東西方以及阿拉伯各國之間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他的巨大貢獻令世人矚目。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