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節(jié) 卷首語
-
每次乘坐廉價的紅眼航班,在深夜經過城市的上空,我都會俯身久久地凝望那一片又一片如塵沙般的燈火,極力想象在每一只未眠的燈盞之下,有著怎樣一番人生。那樣的距離,使得我的想象徒勞無果,又使得我關于人生狀態(tài)的想象更為無窮—每一個他人,都是我尚未遭逢的可能性,一念之差,我便可以不再是我,我會是誰呢?
如果從各自的群體與主義中赤身走出,僅僅只是一個生命與另一個生命相逢,也就沒有了誰是主流、誰是非主流之分;沒有了誰是權威,誰是跟從;沒有了誰是順行,誰是逆走;沒有了誰是左,誰是右。一個生命個體與另一個生命個體之間,有差異,也有著無差別的平等性。我總是希望我能如此看待我遇到的每一個人,而不是把他們定義、分類、存檔,然后用我狹隘的心建立起一個個的參照系,好去評價他人,也被他人評價。我總希望提醒自己:永恒的差異,帶來永恒的寂寞—誰也沒有被誰深刻認同過;但是接納差異的存在,帶來的卻是深沉的定力—如是自己,誰也不必依附誰或者打倒誰。是的,其心湛然,唯是寂定。
平等之中,在寂定之中,存在的便不再是你我了,而是我們。
《我們》的創(chuàng)辦,就是基于對平等的信仰。
我們對生命所展現出來的各個面向,平等觀之。這一期的書中有明星的光耀,也有和尚的清寂;有流浪歌手的隨性,也有手作者的堅毅;有深山的寡居,也有異國的風趣。哪一種狀態(tài)啟發(fā)了我們內在的共鳴?又是哪一種見解觸發(fā)了我們隱藏的恐懼?哪一段文字給予了你關于美的愉悅?又有哪一段訴說晦澀難明?當我們閱讀故事,我們也在閱讀自己,不帶批判地與自己重新結識。
我們也對各種價值取向的探索之路,平等審視。這一期的話題是《逆行》,但我們卻沒有預設“順行”的標準,每一位作者都在各自探尋心中的定義。同時我們不把“逆行”當成一個概念去推崇,每一個述說者都是踐行者,寫下的只是他們的真實語。我們甚至并不認為逆行一定就高明,作者勇敢坦承著逆行時的苦與傷,代價與教訓。我們更不清楚哪里才是逆行的目的地,我們不是智慧的老人,我們只是愿意上路的孩子,只有兩件行李:一份好奇,一份勇氣。
愿作眾生的不請之友,哪怕一生只能說出一句:這里還有我們。
談笑靜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