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除了love songs的優(yōu)點——浪漫的回憶,美麗的憧憬——令我熱愛音樂外(不止限于 rock ballad),有氣氛的樂曲,有感情地表達與申訴同樣是樂與怒的真正吸引人之處。我并不熱衷于聽純以聲浪轟炸式演奏的搖擺樂,由于部分樂隊演奏時只給聽者一種表面化的官能刺激,比如最近觀看的Ramband,或幾個月前的Gilan[4]便是了,他們大多數(shù)時間在制造震撼人心的聲浪,個多小時的精神麻醉是有的,但過后還有什么值得留戀?那不是跟去disco跳舞一樣嗎?
當晚伴奏的樂隊叫The Lenny Koch Band[10],由郭達年(吉他手,口琴演奏,主唱)、Frendy(鼓手)、Cassi(女低音,吉他手)三人組成,一共演奏了十一首歌詞犀利的樂曲(部分經(jīng)過改寫),包括Neil Young 的Hey Hey My My [11],Bob Dylan的 North Country Blues、I Shall Be Released[12],Pink Floyd的 Waiting For The Worms[13],The Clash的Death Or Glory[14],Reggae[15]的Imagine[16],和英文版的《東方紅》等。還有郭達年寫的三首作品,構成了整晚令人熱血沸騰的演出的伴奏部分。
或者,樂與怒未必一定要和政治扯在一起,但能夠反映到我們生活一部分也是有它本身的社會價值。雖然 rock是西方的音樂,但若滲透一些地方色彩,未嘗不能根治跟風及模仿的風氣。我期待的是更多更多和香港有關的樂與怒,甚至,在專制的國家里它也可以存在,因為rock ’n roll是屬于宣泄人類平等生活的種種心聲。
[1] Deep Purple、Bad Company:深紫樂隊,壞伙伴樂隊。
[2] Bony M:前西德迪斯科歌唱組合。
[3] Hotel California:《加州旅館》,歌曲名稱。
[4] Gilan:基蘭樂隊。
[5] Bob Dylan:鮑勃·迪倫,美國著名音樂家。
[6] Neil Young:尼爾·楊,加拿大著名民謠搖滾藝人。
[7] The Clash:碰撞樂隊。
[8] Pink Floyd:平克·弗洛伊德樂隊。
[9] Peter Barry:皮特·百利,香港外籍歌手。
[10] The Lenny Koch Band:萊尼科赫樂隊。
[11] Hey Hey My My:《嘿,嘿,我的天》,歌曲名稱。
[12] North Country Blues、I Shall Be Released:《北村布魯斯》、《我終將釋放》,歌曲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