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節(jié) 第六章
-
六
劉備對于法正這位奇士的尊重和信任是由始至終的。除了放心大膽地采用法正在戰(zhàn)場上所提出的奇思妙想之外,法正在內政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也悉數(shù)得到了劉備的采納和貫徹實施。法正在戰(zhàn)場之外的表現(xiàn)也可謂高瞻遠矚、一針見血。
早在劉備入川之前,法正曾經數(shù)次出使荊州,除了與劉備密謀奪取
益州之外,法正還針對孫夫人在荊州給劉備帶來的不利影響向劉備提出過借機將孫夫人送回江東的建議,這是法正主動加入劉備集團之后提出的第一個具有戰(zhàn)略眼光的意見。
孫劉聯(lián)姻是建安十四年(公元 209年)十二月發(fā)生的事情,這是一場中國歷史上常見的政治婚姻。赤壁之戰(zhàn)以后,為了鞏固孫劉聯(lián)盟,共同對付強敵曹操,孫權主動把自己的妹妹嫁給了劉備,真心實意“進妹固好”,也就是通過結親的手段來鞏固友好關系。不過,由于這場婚姻原本就充滿了政治色彩,因此時時刻刻都隨著政治氣候的變化而轉變。而孫夫人的性格,使得劉備很不放心。史料記載,孫夫人才捷剛猛,有諸兄之風,她從江東帶來的侍婢百余人,個個都手持利刃侍立在其左右,劉備每次進入孫夫人的閨房,看到這些全副武裝的侍女,總是提心吊膽,生怕哪一天會遭到毒手。除了這位孫夫人讓劉備深感戒備之外,孫夫人從江東帶來的那些隨從也讓劉備非常頭痛。這些隨從們仗著有孫權、孫夫人做靠山,經常在荊州胡作非為、橫行不法。這些人的存在不但擾亂了荊州的正常秩序,同時也隨時可以向孫權傳遞劉備集團內部的重要情報,對于劉備集團的戰(zhàn)略決策產生嚴重的影響。為了控制孫夫人及其手下,劉備專門派出以方正嚴謹著稱的大將趙云負責內務。
法正初到荊州,就敏銳地意識到孫夫人對于劉備集團所產生的巨大的潛在威脅,直截了當?shù)亟ㄗh劉備尋機將孫夫人遣送回江東以消除隱患。后來劉備在孱陵城東五里修筑了一座新城給孫夫人居住,這個舉措實際上就已經將孫夫人隔離開來以方便控制,而自己則幾乎不到孫夫人住所,這也造成了兩人之間關系的逐漸疏遠,在這種情況下,孫夫人的處境變得非常尷尬,建安十六年(公元 211年)孫夫人最終回到了江東。對于法正在孫夫人一事中所發(fā)揮的作用,諸葛亮后來在與人的交談中就曾經暗示過。
劉備圍攻成都之際,時任蜀郡太守的漢末名士許靖企圖出城投降,
結果被劉璋發(fā)現(xiàn)并抓獲。由于當時戰(zhàn)事吃緊,劉璋并沒有對這位臨陣脫
逃的許靖進行處理。劉備得知此事之后,非常鄙視許靖的為人。拿下成都之后,劉備任用了大量劉璋舊部,唯獨不打算任用許靖。這時候又是法正站出來對劉備這一錯誤的想法進行了指正。法正指出:或許天下最有名無實的人就是這個許靖了,但是許靖此人名揚四海、天下皆知,如果主公連這樣的人物都不任用,那其他不明真相的賢士們就會覺得主公故意瞧不起賢人。法正認為劉備不僅應該任用許靖,而且應該效仿戰(zhàn)國時期燕昭王任用郭隗的故事重用許靖,只有這樣才能收到招攬人才的目的。在法正的規(guī)勸下,劉備終于任用許靖擔任了左將軍長史的高位,這對于吸引益州及其他地區(qū)的人才前來投奔劉備集團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劉備剛剛拿下成都之際,益州的局勢仍然非常不穩(wěn)定,不僅百姓人心惶惶,就連劉璋的舊部、益州豪族也都心存芥蒂,益州內部經常出現(xiàn)武裝叛亂。這時候如何安撫對益州地區(qū)社會穩(wěn)定具有重大影響力的益州豪族就成為了劉備集團急需解決的問題。有人向劉備提出建議,迎娶劉璋已故的兄長劉瑁之妻、益州豪族吳壹的妹妹吳氏。此舉的政治意義是不言而喻的,但劉備卻總覺得與劉瑁既為同宗,這樣做有違禮法,因此遲遲未敢應允。這時候又是法正出來替劉備解決困境。法正引經據典,用晉文公與侄子子圉的例子作為劉備迎娶吳氏的依據。春秋時期,晉文公曾經在逃難秦國的時候迎娶了侄子子圉的遺孀懷嬴。法正認為連晉文公這樣的迎娶近親遺孀的行為都未受到禮法上的抨擊,更何況劉備與劉瑁這樣的已經有三百多年歷史的遠親。法正的分析終于打消了劉備的顧慮,吳氏也順理成章地成為劉備的妻子,并在劉備稱帝之后成為蜀漢王朝的皇后。隨著劉備與吳氏聯(lián)姻的成功,益州豪族與劉備集團的關系也就自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這對劉備集團在益州統(tǒng)治的穩(wěn)定也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劉備成功占領益州全境之后,為了完善益州的法律制度,專門組織了一個五人小組負責制定法令。在這五人小組中,既有諸葛亮、伊籍這
樣的劉備舊臣,也有如法正、李嚴、劉巴這樣的益州實力派,這也足見
劉備對于法正的信任和重用。
總之,在法正依附劉備之后,不但深得劉備的信任和重用,在蜀漢的政治舞臺上也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這一點從法正依附劉備集團之后所擔任的職務也可見一斑。劉備占領益州之后,法正即被任命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建安二十四年(公元 219年)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法正即被任命為尚書令、護軍將軍。尚書令一職,在蜀漢政權中地位特殊,是個總攬國事的重要職務,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一點就連諸葛亮也自愧不如。
法正對劉備集團到底有多么重要,這從法正死后的第二年劉備兵敗夷陵諸葛亮的感嘆中就可以略見端倪。當時劉備不聽蜀漢部分大臣的勸阻,發(fā)動了奪回荊州的夷陵之戰(zhàn),最后遭遇慘敗。諸葛亮聽聞這個消息之后,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已經死去兩年的法正。諸葛亮哀嘆道:“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