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節(jié) 第一章
-
大麻、酒會,美國式的青春放縱
再開學的時候,目之所及已不再是冬日的陰霾和蕭瑟,相反,風中聞得到春天的味道,有著讓萬物復(fù)蘇的巨大能量,一切都因為嶄新而充滿希望。
這時我溫柔解人的法國舍友莉莉已經(jīng)處理完畢業(yè)的一切相關(guān)事宜,即將返回夢幻巴黎。我對她依依不舍,留了她在巴黎的住址和電話,還送給了她一塊珍藏已久的中國玉墜。她走以后,我旁邊的房間空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搬進來一個熱情似火、光艷奪目的美國女孩。
但那天并不是她第一次驚艷到我。我第一次見她是在校外的一家小餐館里,當時我和我的同學們正準備吃午飯。
正當我們集體研究菜單的時候,門外走進來一個身材高挑勻稱的金發(fā)女孩兒,只見她穿著短得不能再短的牛仔短褲,裸露的皮膚是被南部陽光熱吻后的甜蜜棕色,若有似無的香水味隨著她走近而充滿誘惑。
我身邊的一個男生下意識地抬頭看了她兩眼,旁邊立刻有人唯恐天下不亂地說:“Hey,你都已經(jīng)有瑞秋了!”瑞秋是他的女朋友,并不在場。這下大家全都促狹地笑望著他,結(jié)果他立刻說了一句讓一桌人都忍俊不禁的話:“Well,雖然我已經(jīng)點好了菜,但并不能證明我不能繼續(xù)看菜單了!
經(jīng)典的美國幽默,符合時宜又帶著智慧。而那個女孩也因此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久后的一天,我下課回宿舍時看到有人正往隔壁的空房間里搬東西,一頭金發(fā),曲線畢露,我一眼就認出了她,才知道她就是我的新舍友。
當下自我介紹后得知她叫Taylor,來自亞特蘭大,是藝術(shù)系的學生。但除此之外,隨著漸漸熟悉,我還發(fā)現(xiàn)了她另外一個很重要的特質(zhì)——一個不折不扣的“party animal”(派對動物),每個周末都驚艷亮相,打扮得性感誘人,去參加各個學院的派對,不到深夜絕不班師,有時甚至是天亮。
有一天凌晨,我迷迷糊糊地去洗手間,剛進去就聽見隔壁房間里傳來一陣奇怪的聲響,好像是女人斷斷續(xù)續(xù)的啜泣聲。這種尖利的啜泣聲在暗夜里聽來格外清晰而恐怖,本來一半夢里一半夢外的我被徹底嚇醒了,心臟狂跳不已。
但由于我們宿舍的標準結(jié)構(gòu)是一間公共衛(wèi)生間連接著兩個獨立的房間,所以我知道對面的哭聲不可能來自于別人,而只可能是我的新室友Taylor,這么一想就稍稍定神了一些,心也不再像剛才那樣幾乎要蹦出胸口。試著推了下衛(wèi)生間對面的門,沒想到竟是虛掩著的,我輕輕地探進頭去,想看看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
在小壁燈幽暗迷蒙的光線下,我看到Taylor正靠著墻坐在地上,頭發(fā)散亂,表情哀慟,平日里精心描繪的眼線和眼影此時此刻被淚水糊成了一片,白皙光潤的臉頰上也被沖刷出了兩道淡淡的黑印,很像好萊塢電影中刻意塑造的那類失意美人兒。此刻她的眼睛雖然望向我,但眼神卻非常遲鈍,好像在努力集中渙散的思維,好辨認出眼前的人是誰。
這時一陣涼風吹來,我不禁打了個寒噤,這才發(fā)現(xiàn)她的窗子竟是大開著的,怪不得我剛一進門就覺得好像直接站到了陽臺上。雖說現(xiàn)在已不再是冬天,但春寒料峭,這初春深夜里的風也依然吹得人瑟瑟發(fā)抖。
我縮著肩膀走過去,替她把窗關(guān)嚴,又把百葉簾細細地放好,然后回身蹲下來握著她冰涼的手說:“Hey Taylor,是我。你沒事吧?”這時她像是認出了我,也反握著我的手,一個勁兒地說自己很好,但湖藍色的大眼睛里充滿茫然,好像神志不清一般,我心想她這回是真喝多了?粗畈欢嘀淮┝艘患䞍(nèi)衣的她,我把床上的一條毛毯抱過來,像裹粽子似的給她圍了個嚴嚴實實。等我做完這一切之后,她仍然無法完全停止哭泣。然后我輕輕地帶上門,不再干擾她的情感宣泄。
第二天我?guī)缀跛搅酥形,剛爬起來就聽見有人敲我的房門。打開門來一看竟是Taylor, 這時的她已經(jīng)恢復(fù)神采,裝扮整齊,潔白的翻領(lǐng)毛衣配緊繃繃的淺藍牛仔褲,看起來清新又美麗。她有點靦腆地沖我笑了一下,說很抱歉昨晚吵到我了,非常感謝我對她的照顧。望著面前這張無比青春無比嬌媚的臉,我暗自感嘆酒精的力量竟如此之大,此時此刻的她和昨晚那個衣衫不整、癱在地上茫然哭泣的女孩簡直判若兩人。
周末,她一定要邀請我和她的朋友們一同去參加party,我剛為難地說出我還有很多功課沒有做,就見她的一個朋友情不自禁地皺了一下眉頭,奇怪而又認真地看了我一眼說:“今天是周五,周五你為什么還要寫作業(yè)?”
禁不住他們的屢屢勸說,加上我確實沒有第一個學期那么緊張了,我生來強烈的好奇心蘇醒了,也想看看在紅塵滾滾的美國,和我一般大的孩子是如何度過他們的青春的。
我們驅(qū)車開往校內(nèi)一家人氣很高的酒吧,快到的時候,遠遠就看見門口的路燈下聚滿了手里拿著啤酒塑料杯的男孩女孩,高聲談笑著,我還沒走到跟前,就已經(jīng)聽到從里面?zhèn)鞒龅恼鸲@的音樂聲,在這個躁動的春夜里充滿著動感與活力。
門口,一個淺棕膚色的混血女孩非常熱情地跟我飛吻打招呼,當時她正坐在一個白人男孩的腿上,一只手親昵地勾著他的脖子,纖細的腰肢還隨著音樂很有節(jié)奏地擺來擺去。在確認從沒見過她之后,我還是笑著回應(yīng)了她。她那么快樂、那么放松,讓我相信即使不是我,而是這時走過來的任何一個人,她都會如此興高采烈地招呼他(她)。
一進門,一股渾濁的熱浪撲面而來,混合著香水、汗水和酒精的濃烈氣味,一下就把我的頭攪暈了。里面的舞池擠滿了人,每個人都酣暢淋漓地隨著音樂瘋狂搖擺著,有的人雖然在大聲笑鬧著,但明顯已經(jīng)雙眼蒙眬了。這時Taylor突然認出了什么人,撲上去和他們親熱擁抱,并把我介紹給他們。而我必須貼在每個人的耳邊竭力喊出我的名字,否則對方根本聽不見。
整個場面熱烈動人,但是幾乎無法交談。隨著午夜臨近,人越來越多,不同膚色的女孩們精心妝扮,一個比一個驚艷亮眼。我發(fā)現(xiàn)只要女孩子們都打扮起來的地方就顯得格外有生氣,連空氣中都彌漫著不同以往的興奮的氣息。但可憐我這個已經(jīng)習慣了平時一人在空曠宿舍里學習的凄苦海漂,被迫每隔十幾分鐘就得擠到門外去吸氧,然后再穿過水泄不通的過道艱難地擠回到Taylor身邊。
就這樣到了大約深夜兩點多的時候,朋友們突然決定往出走,我跟在身后,覺得也喝得差不多了,畢竟再鬧下去就要后半夜了。但誰知出了門之后他們卻又發(fā)動車子往校園外開去,我剛提出異議,Taylor就很神秘地制止了我,說剛才的都不算什么,真正的party從這一刻才剛剛開始。
車駛進了一個富人區(qū),四周很安靜,一棟棟優(yōu)雅別致的白房子在高大的樹影中若隱若現(xiàn)。我們一直沿著一個小湖開,最終停在一幢透著微弱燈光的二層小樓前。
進去后才發(fā)現(xiàn)里面已經(jīng)有很多人席地而坐,但音樂聲并不是很吵,跟十幾分鐘前挑戰(zhàn)耳膜極限的瘋狂噪音形成了很大對比。室內(nèi)充溢著一種奇異的溫存的氛圍,每個人都是一臉迷醉。我們也加入后,我才明白Taylor所說的“真正的party”是什么意思——每個人都在吸食大麻。
反應(yīng)過來的瞬間我有點震驚,但隨后也就安之若素了。這是他們的文化,我必須尊重。在美國,年輕人吸食大麻十分常見,就好像小時候在北京,若是一個十幾歲的男孩從沒偷偷地和哥們兒一起吸過一支煙的話,那青蔥歲月簡直是太蒼白了。北京男孩覺得吸煙很酷,在那些迫切長大的歲月里,一支煙就代表著成長——殊不知在美國男孩心中,對大麻剛好有著一模一樣的看法。甚至很多人還認為大麻是純植物的,比抽劣質(zhì)煙強多了。
這時一個高個兒女孩在轉(zhuǎn)身的時候不小心碰了我一下,還沒等我有所反應(yīng),她已夸張地扶住了我,稱我為“心肝兒”,然后開始不停地向我道歉,完全無視我已經(jīng)說了不下十遍的“沒關(guān)系”。接下來又開始滔滔不絕地向我描述她上個星期剛剛舉辦完的生日宴會、她家養(yǎng)的狗、她朋友推薦她約會時看的電影等數(shù)個完全不相關(guān)聯(lián)的話題,狀態(tài)非常興奮。
我對面的一個棕發(fā)女孩從我進門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和身邊的一個男孩耳鬢廝磨,眼神中充滿溫柔,好像有淚光閃爍。那種眼光就像是周遭的一切早已都不復(fù)存在,只有對面的那個人才是她的整個世界一樣。他們彼此凝視著,在幾乎能融化掉一切的深情中旁若無人地親吻戰(zhàn)栗著。
這時坐在我身邊的Taylor告訴我,大麻不僅可以讓人變得極度興奮,還可以讓人頗為情緒化,這對情人如此纏綿正是在吸了大麻之后,就如同她那晚情緒失控一樣。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那天夜里她的哀慟和哭泣并不是像我以為的那樣喝醉了,而也是因為大麻的緣故。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親眼看到一個男生在吸了大麻之后點煙點了足足有二十分鐘,怎么也找不準對焦了;另外一個和我聊天的女孩無論做什么手都是抖的,而且這樣近看之下,她一直在無法控制地輕微叩齒。
…………
那晚是我平生第一次見識大麻、酒會和美國式的青春放縱,后來又在不同的場合下見識過很多次。在美國,很多頗有成就的人如比爾•克林頓、喬治•沃克•布什和夫人勞拉,現(xiàn)任總統(tǒng)奧巴馬等,都曾在年輕的時候有過吸食大麻的經(jīng)歷。據(jù)說克林頓還在1992年大選中面對記者尖銳提問時尷尬地補充一句:“我沒有吸進去”,而現(xiàn)如今的全民偶像奧巴馬卻大方承認自己曾是不折不扣的“癮君子”,并自創(chuàng)“完全吸入法”。
美國人非常尊重一個人“試誤”的自由,也就是自我探索的空間,換句話說,越年輕的時候,似乎就越鼓勵運用試錯法,弄清哪些東西是真正適合自己的。甚至為了讓今后做對的概率更大些,不妨前期多試點錯的,這叫美國人觀念里的“磨刀不誤砍柴工”。
相對的,中國的家長就非常想避免孩子出錯,恨不得把自己人生的經(jīng)驗全都兜灌給孩子,好讓他(她)不走一丁點兒彎路,但美國人好似對這個沒有那么如臨大敵。
比起分數(shù),美國人看重的是一個人的經(jīng)歷。如果你說你曾經(jīng)在阿拉斯加的激流里射殺過大青魚,或是同某位著名教授激烈爭執(zhí)到幾乎要動手的地步,它對美國人的吸引力遠遠超過你無可挑剔的成績單。
但既然是經(jīng)歷,就很難不包括錯誤的那些——你極有可能會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錯誤的人,做出愚昧的事,甚至付出原本不必付出的代價,但這些都再正常不過。沒有一個人可以在最初嘗試的時候成功繞開那些所謂“壞”的體驗,而只經(jīng)歷好的。你嘗試的目的就是為了分清好壞,所以也只有試過之后才知道。然后,你就像修剪花枝,剪去枯萎的,留下美麗的,讓你的生命更加豐富和堅韌。
至于大麻,我難以理解我的朋友們?yōu)楹螘绱酥,至愛成癡。這就正如同他們至今無法理解我為什么依舊在每周五的晚上幽怨深閨地趕作業(yè)一樣。但既然他們從沒嘲笑過我,我當然也無權(quán)批判他們。
但是依然感謝Taylor,是她帶我見識另一種青春。完全任性、完全肆意,卻因我做不到身體力行而只能一面安靜一面渴望的另一種歲月。就像是金黃色的樹林中分出兩條路,我不可能同時去涉足,但只走一條又心有不甘。這時她出現(xiàn)了,帶我在那路口久久佇立、極目遠眺,指點一切可能遇到的風景,予我思索與感悟,然后目送我步履輕快地踏上原本的路,了無遺憾。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