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節(jié) 敏感的人不容易幸福
-
在一段愛情里,你喜歡有他在的空氣,沒他在的想念,你擁有和他珍貴的回憶以及別人看不懂的默契,你精心把每一段刻有你們印跡的時光都放好,然后給了他一張滿分100 分的考卷,考試的內容關于你,你在等著他100 分的回答。
你認為,這就是你愛他,他愛你。
就跟多疑小姐一樣,她說:“我最需要的,是一個人需要我。”
多疑小姐小時候的夢想是當明星,后來有人說她長得像校門口賣麻辣燙的阿姨,從此她就打消了這個念頭。但就算靠臉進不了那個圈子,她也要半只腳蹭著邊兒,于是一路披荊斬棘成了某門戶網站的娛樂編輯。
朝九晚五和不定期高密度加班是她生活的主軸,在她工作第一周堅持每天七點起床化妝,晚上加班到十點頭發(fā)散亂眼線花掉之后,她就開啟了自暴自棄模式,以至于有好幾次我去他們公司樓下約她喝咖啡,都恍惚看見了當年學校門口賣麻辣燙的阿姨。
好了,不損她了,她也有值得我點贊的地方。
她有嚴重潔癖,每次在我家吃完飯她都邊看電視邊手賤地擦一晚上茶幾;對工作認真負責,每次遇到有明星離婚、公開戀情等突發(fā)事件,她的工位永遠能最快聽見鍵盤聲,并且不管是不是凌晨三點;大大咧咧的性格怎么損她都不會生氣,不然我手機上也不可能保留那么多如果她參加扮丑大賽絕對是冠軍的照片。
當然,最令我驚嘆的,是她趕在我們所有朋友的步調之前,找到了一個男朋友。
他們在一個明星的私人生日會上認識,對方是某宣傳公司的策劃總監(jiān)。大概是借著酒勁兒看對方都特別順眼,于是兩人互換微信敲好第二天的約會,這樁喜事就成了。
墜入愛河的多疑小姐特別可怕。
她對自己的皮膚沒有自信,于是常常二十四小時帶妝;對方說不喜歡胖姑娘,于是天天在家里拿著倆小啞鈴跟著電視上的鄭多燕跳減肥操;男朋友不在身邊的時候,手機就成了情人,可別人忙工作不會隨時隨地都聊著微信,她就把之前的聊天記錄翻來覆去地看;打開她的瀏覽器,常去的網站一欄全是他的微博、豆瓣、人人。她說:“每天都翻翻他之前的微博,就感覺走進了他沒有告訴我的那一部分生活,有時候添置了什么,有時候又丟棄了什么,總之我心里面滿足!
可惜好景不長,他們在一起才一個月,她就上我這兒來訴苦了。男朋友因為工作需要經常跟一些美女在一起,她把那些照片一張一張點開給我看,卻不知道自己為何生氣又一次一次放下手機。起初我也只是好心勸慰她,可能在這段愛情里,多疑小姐要愛對方多一點兒,所以才會自覺有些卑微,或許需要兩人更長久的相處,來增添一些彼此信任的磚瓦。
但破了洞的氣球,很快也就干癟了。
多疑小姐變成了一個不開心的女孩。我經常醒來的時候看見她凌晨四五點發(fā)的朋友圈,顏色晦暗的配圖,一段失落的文字;她說他一出差她就睡不好,沒收到對方的晚安短信就感覺自己身體的每個細胞都在抗議,輾轉就是一夜;每當他提到他的前女友,她就會覺得對方還忘不了過去,于是就變得焦慮;她只要看見他的微博上有一些女生給他留一些“你好帥”之類的花癡評論,她就恨不得回復十句“關你屁事”;他每每多關注一個女生,她就會把那個女生的微博全部翻一遍,似乎想去找一個自己不愿相信的答案,但始終都找不到。
在第三次把網站上的新聞鏈接弄錯之后,主編給了她三天的假期讓她好好反省和休息。她躺在床上,男生發(fā)來的微信她也不回,等到電話打來的時候,她腦袋一熱問了他一句“你到底喜不喜歡我”,對方當然錯愕。在這之后,她說自己病了,很嚴重,希望馬上看到他。最后,男生來了,但是看見精神抖擻的多疑小姐,表情很冷。
他們是多久分手的我不知道,有一次在KTV,從不搶麥的多疑小姐竟然一個人坐在點歌器前一口氣連唱十幾首歌,我跟幾個朋友看著她那聲嘶力竭的樣子也不忍打擾,直到唱到楊丞琳的《想幸福的人》時,我就分不清她是在唱歌還是在哭了。
第二天,她更新了一條微博:如果在你面前,我可以肆意地笑,也可以號啕地哭就好了;如果你說我們一起住吧,我想見你的時候就見得到就好了;我真羨慕那些可以蠻橫爭吵又等著別人來哄的人,羨慕那些在愛情里高傲得像個女王的人,想走進你全部的生活,如果那不離我這么遠就好了;每次擁抱的時候都不會感覺兩個人相愛的時間正在默默倒數(shù)就好了。
后來,通過朋友旁敲側擊詢問過,那個男生其實是個很好的人,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做事果敢,夢想很大。他曾在杯盞之間敲中了多疑小姐的那個酒杯,以為可以毫不費力地將戀愛作為生活中錦上添花的一抹顏色,但他的天空不夠寬,只能先走。
你時常因為對方沒有及時回短信、接電話,沒有記住你的喜好,沒有跟你解釋清楚那些莫名其妙的人而生氣,其實不過都是自己想要找個理由證明他愛你罷了。你很需要他,你為他做了很多改變,你把自己的心騰了一大塊空位給他,你花在愛里的氣力可能不比別人少,只是你的要求太多,最后,就親手為你一直苦苦追求的回應畫上一個不甘心的句號。
你源源不斷地猜疑你們的感情,在一次又一次證明里讓對方失去了信心。其實每一只風箏都不會喜歡扯著線頭給他羈絆的人。
一個敏感的人,大多數(shù)時間都不幸福,因為太過在乎。在乎在對方眼里的自己夠不夠好;在乎今天下哪一種雨,飄哪一朵云;在乎牽手的時候太冷清,擁抱的時候不夠靠近;在乎會不會不定期失去他。
愛情里沒有那么多充分必要條件,你需要一個人并不代表他也這么需要你,你拼了命地想念他也換不來他不間斷的短信和電話。把愛的人當成你的所有,把你當成他的一部分,比較沒有那么容易失望。
一段理智的愛情,是兩個人的時候有彼此,一個人的時候有自己。同是年輕人的我們,不可能有飽和的時間讓愛來消遣,兩個人膩在一起終究沒辦法給未來生活埋單。當他不在你身邊的時候,你可以更努力地工作,多看書,聽歌種花,你悉心照料屬于自己的這片森林,好在下一次相遇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彼此都變得越來越好,直到兩個人在別人眼里看來都是發(fā)著光的。那這段愛情,就是最好的愛情。
前幾天,多疑小姐給我發(fā)了張截圖,是之前失戀后她發(fā)的那條微博,男生在下面留了句評論,他說:“你當初問我到底喜不喜歡你,我沒回答的原因,是因為所有問問題的人,他們心里其實都有了自己的答案!
既然決定雨天出門,何必去思考需不需要帶傘。既然決定要走哪條路,何必去打聽要走多久。
電影里的轟轟烈烈的愛情都會以漆黑的片尾做終結,現(xiàn)實生活中,唯有那種沉默、淡然的陪伴與扶持最是刻骨銘心,以至于不論結果好壞,都能使你成熟地邁向下一段人生。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