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節(jié) 引 言
-
是否經(jīng)得起等待,就會被美好眷顧?
2011年。
11月的南京,開始有初冬的陰寒,滿街的梧桐樹期盼著自己的葉子變黃,期盼著那蕭瑟的秋色,可是樹葉還依舊墨綠著。都說南京的秋太過于短暫了,好不容易等到樹上的葉子變黃時,卻又進入凜冽的冬。這一份更替的心情,說來就來,說走就走,讓我置身于一種不切實際的錯落時空中。于我而言,將暫時告別周圍的一切。
出發(fā)前,他默默地為我整理著這次出行的行李,滿懷不舍地對我說:“一定要注意安全,一定要平安回來,我已經(jīng)幫你把美元分別藏在了衣服內(nèi)膽里、鞋底里、衛(wèi)生巾里。錢盡可能分開放,這樣安全。還有……我前段時間去句容的茅山,為你求了一塊蓋有玉印的護身符,你也帶在身上。記住有一個人,在這里一直等你回來。答應我這是你最后一次單獨出門,以后去哪帶上我吧!給你拎包也是好的。”
聽著他一如往常質(zhì)樸溫暖的話語,我依舊沒有說話。我不敢給他任何承諾。因為我是一個找不到歸屬感的人,一個不相信永遠和幸福的人,在這個充滿著背叛和離奇的社會里,愛,顯得縹緲和艱難。誠然,女子,都是美、善和愛情的使者,窮盡一生,為了美麗而綻放。愛情,可以不在身邊,卻一定要在心底。而在面對感情的時候我是如此的清醒和獨立,知道自己所需和所求。我想,我與他,好像是兩個世界里行走的人,各自的生活背景和成長環(huán)境都迥異。那么,人生價值觀和婚姻觀及追求的生活目標是否會相同?他會是那個懂我的人嗎?會達到我心目中有社會責任感和家庭責任感的踏實奮進的有為青年的高度嗎?會和我一樣有原則、有道德底線嗎?并且執(zhí)著地和我認同:“愛情是指一對男女基于一定的客觀物質(zhì)基礎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內(nèi)心形成對對方的最真摯的傾心愛慕,并且渴望對方成為自己終生伴侶的一種最強烈、最穩(wěn)定、最專一的感情!蔽艺娴牟桓掖_定他會是那個我這輩子在等的人。而更多的時候,我不知道怎么在一個人或者一座城之間,抓住一種踏實可觸不易改變的關聯(lián)。就譬如,這些年來,我在一種沒有歸宿的路途中躑躅前行,在生活的苦樂中一點一點成熟著,終成長為內(nèi)心強大的女子。自由自在的生活是我想擁有的,長久以來的漂泊,也讓我很少去考慮別人的感受。這樣一個男人,雖然讓我的心駐滿了溫暖和愛,但我仍不確定我是否會為了他而歸來、駐足、組建家庭……
11月13日一早,他開車送我去機場。我們相對無語,輕輕相擁,算作告別。9點,我準時從南京祿口機場出發(fā)飛往北京,離開了這個我生活多年的城市。
伴著飛機轟隆隆的轟鳴聲,我一直在想:是不是只要經(jīng)得起等待,就會被美好眷顧?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