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節(jié) 第一章
-
整理是面向自己的行為,打掃是面向自然的行為
“這次一定好好整理!年底的時候要來個‘集中整理’!”
說到年底的整理,那就是大掃除了。每年一到十二月,電視和雜志上就會推出各種關(guān)于整理的特輯,超市和雜貨店也會大張旗鼓地辟出一個“掃除角”。
一到年底就想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這幾乎是日本人骨子里的習(xí)慣。所有日本人都會在這個時候?qū)⒋髵叱龅脽峄鸪,這簡直就是一個全民儀式。
可是,往往到頭來聽到最多的是這樣的聲音:“年底的時候用心整理過了!只是……沒能在年前整理完!弊屑(xì)一問,這些人幾乎都是一邊“整理”一邊“打掃”的。一看到?jīng)]用的東西就拿過來丟掉,把露出來的地板和墻壁之類的擦拭干凈,把書從書架里整理出來,然后擦拭書架……我敢斷言,按照這樣的做法,一輩子也做不完整理,大掃除做得半途而廢也是理所當(dāng)然。實不相瞞,以前我爸媽也是用這種方法做“大掃除”的,從來沒有一次在年前就把家里打掃得煥然一新。
“打掃”和“整理”是一對容易混淆的近義詞,但其實這兩個詞完全是兩碼事。如果沒有搞清楚這一點,想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條、一塵不染,那簡直是天方夜譚。
首先,兩者的針對對象就是不同的。整理的對象是物品,而打掃的對象是污垢。整理是通過讓東西發(fā)揮作用或?qū)⑵涫占{起來使房間變得整潔,而打掃則是通過清理污垢、掃除灰塵來使房間變得整潔。
家里的東西越來越多,胡亂擺放,這百分之一百是你自己的責(zé)任。如果不是一個勁兒地買東西,又不懂得如何把東西妥善放置,東西是不會堆積得這么夸張的。而且,因為不懂得物歸原位,房間里又會變得亂糟糟的。也就是說,之所以會“不知不覺間滿屋子盡是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是你自己一手造成的?傊,整理可以說是一種面向自己的行為。
與之相對的,“不知不覺間就沉積起來”的則是污垢;覊m等污垢漸漸沉淀堆積起來,可以說是一種“自然法則”。也就是說,打掃是一種面向自然的行為。
為了清除掉不知不覺間積累的污垢,必須定期進行清掃。所以,每年年末定期進行的清掃活動只能稱之為“大掃除”,而不是“集中整理”。
那么,怎樣才能畢其功于一役,做好大掃除呢?首先,就要完成“集中整理”。
讀過《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的讀者一定知道,我所提倡的“集中整理”是要在短期內(nèi)把房間一口氣收拾干凈,該丟掉的東西都丟掉,再把剩余物品都放到適當(dāng)?shù)氖占{場所。
這樣的整理做一次就夠了。如果能下定決心做一次“集中整理”,那么等到年末大掃除的時候就能真正地把精力集中到打掃衛(wèi)生上了。
那些說自己“不擅長打掃”的人,其實大半是因為他們不會做整理。而那些完成了“集中整理”的人,絕大多數(shù)的反應(yīng)是“打掃一下子就能完成了”。一旦學(xué)會了做“集中整理”,那些自認(rèn)不擅長打掃的人不但不會感到困難,甚至還會愛上打掃這回事。
順便說一句,寺院的修行只能算是打掃而不是整理。
整理需要你判斷每個物品是否有留下來的價值,并把它放在一個固定的位置,所以在進行過程中,思考是必需的。
而打掃就只需要動手,就算不用心也是能做的。
所以,整理是一種內(nèi)心的調(diào)整,打掃則是一種內(nèi)心的清理。
到年底打算把家里清掃一番的時候,請在開始大掃除之前先把“集中整理”做一遍。如果沒有做整理就開始打掃,那么,就算打掃完了也稱不上是真正的整潔。
不知“心動”為何物,就從靠近心臟的東西開始選擇
“我心動了……”
“感覺……應(yīng)該會心動吧!
“介于‘心動’和‘不心動’之間吧!
某次整理收納課的第一堂課,我與客戶站在一間八個榻榻米大的房間里,衣服堆積如山,足有一米高,旁邊是垃圾袋以及手拿衣服猶豫不決的客戶?蛻舭咽掷锏陌譚恤放回如山的衣服堆里,隨即拿起邊上的一件灰色開襟毛衣,盯著足足看了十秒鐘后,緩緩地看向我,這樣說道:“我真的不明白什么是心動的感覺……”
拿到某樣?xùn)|西的時候是否會有怦然心動的感覺呢?
不知道正在看這本書的你是否了解,這就是我要提倡的整理方法的關(guān)鍵。也就是說,要“留下讓你心動的東西,丟掉你不心動的東西”。也許有人會說:“原來如此,這個很好理解!”不過,也有人會想:“你說的這個心動到底是什么感覺呢?”我整理課上的客戶也不例外。這時,我必定會問這樣一個問題:
“這中間‘最讓你心動的衣服前三名’是哪幾件呢?請在三分鐘內(nèi)做出選擇!
話音剛落,之前一臉困惑的客戶瞬間做出思考的表情。
“要說前三名的話……”
她一邊說著一邊迅速地從堆成山的衣服中間先撈出了五件衣服,然后把衣服一字排開,不斷變換排序,或是把衣服丟回去。整整三分鐘后,客戶指著衣服,自信滿滿地說:“從右往左,是我最喜歡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名!”
我一看,從右往左分別是:一件白底印綠花的連衣裙,一件米色的馬海毛針織衫以及一條藍(lán)色花紋圖案的半身裙。
“沒錯,原來這就是所謂的心動!”
這可沒有一點開玩笑的意思。想要知道自己對哪樣?xùn)|西心動、對哪樣?xùn)|西不心動,最好的訣竅就是把東西進行比較選擇。事實上,對單一一件物品進行判斷并非像分辨黑白那樣簡單,這對每一個人來說一開始都是有難度的。“要從這堆衣服里挑出最喜歡的三件,原來是這樣的啊!卑炎屪约盒膭拥臇|西和其他東西進行對比,這才明白其中的差別在哪里。所以,必須先在同類物品中進行一番比較選擇,這是十分重要的。
我建議最初從衣服的整理入手。雖然是衣服與衣服相比較,這里面也藏著一個判斷心動與否的秘訣。那就是,從靠近心臟的衣服開始選。
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這是因為,心動與否并不是由大腦來判斷的,而是由心臟來感應(yīng)的。比起襪子,下裝(內(nèi)褲、半身裙等)離心臟更近,而上裝(襯衫等)又比下裝更靠近心臟。就像這樣,越靠近心臟越容易選擇。打底背心和文胸等內(nèi)衣則是更加靠近心臟的物件,但這些東西往往沒有多到需要你做心動比較的地步,所以,從上裝開始選擇才是王道。
如果還是有衣服讓你“搞不懂到底有沒有讓自己心動”,那就不要止于用手摸,建議你可以試著把衣服緊緊抱在懷里。當(dāng)衣服靠近心臟的時候,自己的身體有什么樣的反應(yīng)?就算這個感覺不太準(zhǔn)確,也有助于判斷是否能讓你心動。所以,要試著觸摸,試著抱緊,試著仔細(xì)觀察,要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與物品互動。
當(dāng)然,作為最后的手段,試穿一下衣服也是可以的。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先把想要試穿的衣服挑選出來,放作一堆,然后集中進行試穿,這樣效率會比較高。
一開始的時候要分辨出心動的感覺的確是比較困難的。在我的客戶當(dāng)中,確實有人在第一次的時候花了足足十五分鐘判斷對自己手上的那件衣服是否有心動的感覺。
所以,就算你因此感到不安,有“要花這么多時間,行不行啊”的糾結(jié),也不要過于擔(dān)心,要放輕松。
判斷心動所需要的時間長短,其實就是個經(jīng)驗問題。當(dāng)然了,從一開始時慢慢地尋找心動感覺到后來判斷速度增快,這個過程中,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千萬不能放棄。
順便說一句,前面介紹的“心動排序整理”在整理其他物品的時候也能適用。不管是書還是感興趣的東西,不能判斷是否心動的時候請逐一試試看。如果是同一類物品,那就不是選前三的事了,而是把所有物品都進行一個明確的排序,這一定會讓自己感到震驚。雖說把身邊的東西都進行排序的確需要花不少時間,但是在選擇“前十名”、“前二十名”的過程中,你能清楚地發(fā)現(xiàn)自己的心動分割線,發(fā)現(xiàn)“這個、那個已經(jīng)都派不上用場了”。這會是一種非常有趣的經(jīng)驗。
“最好就是留著”是整理的大忌
“對于那些完全不讓人心動但又不能少的東西,該怎么處理呢?”
這是我的客戶們最關(guān)心的問題之一。比如,大冬天時用的保暖內(nèi)衣等注重實用性的衣服,剪刀、螺絲刀這樣的“工具”,在收拾這些東西的時候,很多人都會猶豫不決!半m然不讓人心動,但都是必需品啊。”這種時候,我都會先這樣回答:
“實在無法讓你心動的東西,不如干脆丟掉,沒問題的!”
如果對方的回答是:“這樣哦,那就狠心丟掉試試吧!边@就很簡單了,可是大多數(shù)人都會回答說:“不行啊,丟了多不方便!被蛘哒f:“偶爾也還是要用一下的!边@時我就會這樣說:“那就不要丟,好好收起來。”
這一連串的應(yīng)答看起來好像有點不負(fù)責(zé)任,但其實,這是以我耗費半生時間得出的整理經(jīng)驗為基礎(chǔ)做出的解答。
準(zhǔn)確地說,我是從中學(xué)時代開始真正的整理研究的。在經(jīng)歷了不管什么東西都亂扔一氣的“狂扔時代”后,我終于認(rèn)識到了“只留下心動物件”的重要性,然后就是日復(fù)一日地實踐。對于各種不能讓自己心動的東西,一扔了之,如此循環(huán)往復(fù)。
直截了當(dāng)?shù)卣f,“姑且一扔”是不會造成致命傷的。因為你會發(fā)現(xiàn),家里其實可以找出不少替代品的。
丟掉一個有些破損的花瓶后,第二天開始覺得有些不方便,而把自己中意的布包裹在廢棄的飲料瓶上再插上花,就是一個不錯的替代品。
丟掉把手老舊松動的錘子后,就用平底煎鍋來敲釘子。
音箱的喇叭用久了破音,實在聽不下去就把它丟掉,改用耳機來聽音樂。
當(dāng)然,萬不得已的時候還是會考慮重新買一樣,到了這時候,考慮的就不僅僅是實用功能了,還會從設(shè)計、使用體驗等角度精挑細(xì)選,最終會買到一款合心意的極品。這種情況下入手的東西,才是自己會一直珍惜的最棒的東西。
整理并不是單純的關(guān)于留和扔的命題,而是一種讓自己重新正視自己與物品的關(guān)系并進行微調(diào),從而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生活的絕佳學(xué)習(xí)過程。如果按照這樣的思路來想,整理的樂趣想必會大大增加吧。
雖然做法有些粗暴,但我確信“試著舍棄不心動的東西”是一種最迅速地讓自己生活在心動物品圍繞之下的方法。
“最好就是留著!薄^對沒有這回事。任何東西都是可以被取代的。
對于那些正熱衷于“集中整理”的人來說,“最好就是留著”是絕不能掛在嘴上的大忌,請大家一定要記住。
思考那些“不心動又必需的東西”的真正用處
上面也講到了,把不心動的花瓶丟掉之后,就用飲料瓶來代替花瓶。飲料瓶輕巧不怕摔,用完就扔,也不需要收納的地方。用剪刀減去部分瓶身,可以自由調(diào)節(jié)高度,再用自己喜歡的布包裹在瓶身上,可以享受各種自己設(shè)計造型的喜悅。就算現(xiàn)在手頭已經(jīng)有一只中意的玻璃花瓶,我還是會在花多得裝不下的時候偶爾自制飲料瓶花瓶。
用耳機取代音箱則是最適合我的簡單生活的正確決定了。最近,我喜歡把耳機音量調(diào)到最大,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取代音箱。在那些對音質(zhì)有特別要求的人看來,這或許是難以忍受的行為,但不管是從音質(zhì)還是從音量來說,在我這個狹小的房間里,耳機播放出來的音樂已經(jīng)是足夠的了。我個人對此感到非常滿意。
通過舍棄而發(fā)現(xiàn)的生活中的新樂趣真是數(shù)不勝數(shù)。
話雖如此,也有例外的時候。
比如說,吸塵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由于機器老舊不堪就扔進了垃圾桶,開始用紙巾和抹布擦拭地板,但是發(fā)覺太耗時間,所以我放棄了,重新買了一臺吸塵器。
又比如螺絲刀,扔了它之后發(fā)現(xiàn)柜子的螺絲松了,就試圖用尺子把它擰緊,結(jié)果尺子咔嚓一聲對半斷成兩截,真是把我心疼死了。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