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敏只有不到三天的時間來適應目前的身份,然后就得嫁人。她實在不明白到底發(fā)了什么事,讓她一個現代人來到這個莫名其妙的地方。
這是一個在她歷史課本里根本沒有被提起過的王朝—大興王朝,也不知道離她生存的時代有多少年之遙。
她記憶的失去是被宮中御醫(yī)確診過的。曹太醫(yī)說她只要休息幾天就可以恢復,所以她要趁此機會從春柳口中了解慕容楓的一切。
其實這是一個沒有什么故事的女子。
慕容楓,十六歲,是這個朝代女子嫁為人妻的年齡。還好,這個朝代還沒有糊涂到讓女子十三四歲就嫁人,十六歲,放在現代,也就是早戀的年齡,她尚可接受。
她是慕容府的三小姐,自幼由慕容夫人的母親,也就是她的外婆養(yǎng)大。后來外婆去世后被接回府里,卻因性格懦弱,沉默少言,一直不太得父母的歡心。春柳是自幼帶著的丫頭,春桃則是回到府上后慕容夫人為她配的丫頭。
至于她的父親慕容青良,是當朝的宰相,也是太子的啟蒙老師,與太子關系情同父子。其母,也就是慕容夫人邱婉月,也是系出名門。兩位慕容公子也已經分別娶妻,大公子慕容樺,娶的是當今皇上的親侄女;二公子慕容珉也剛剛與本朝首富的小女兒喜結連理;慕容家的大小姐慕容芊嫁給了太子為妃;二小姐慕容瑜則嫁給了手握兵權的吳蒙大將軍。至于年紀最小的慕容雪,早已以絕美的容貌名震天下,前來提親的年輕俊才簡直是踏平了慕容府的門檻。
唯獨這個慕容楓,幾乎就是個不存在的人。
其實,原本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為四皇子選中的是尚不足十六歲的四小姐慕容雪,可慕容青良不舍得自己最疼愛的幼女嫁給朝中名聲最為狼藉的四皇子,便以幼女尚且年幼為由,將人選定為他最不在意的三女兒慕容楓。
沒想到慕容楓竟因此生平第一次違抗父母之意,長跪堂前求父母不要將她嫁給四皇子,卻正遇連夜秋雨正濃,一夜冷雨淋下來落得個三日三夜的昏迷,最后也未能改變必須出嫁的事實。
至于四皇子,復姓司馬,單字一個銳字,是皇后娘娘的次子,與太子司馬哲一母同胞,性情卻截然不同,太子為人公正平和,這四皇子卻放蕩不羈,都說他好色而無情,身邊從不缺女人,卻從未專情于任何一人。
至于為何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要為次子選擇慕容家的姑娘,大家猜測是因為慕容家的四小姐慕容雪容貌出眾名聞天下的緣故,但為什么又答應退而求其次,選擇三小姐慕容楓,也許是因為太子妃慕容芊從中斡旋的緣故。但到底是為何,卻無人真正知曉。
白敏從春柳口中知道了這些,她也見到了慕容雪。
雖然她說過不許任何人探望她,但還是不能阻止慕容雪來看她。大家對慕容府天仙一般的四小姐好像根本沒有抵抗力,所以慕容雪完全沒有被阻擋,直接來到了白敏的面前。
慕容雪確實非常美麗,美得讓人驚嘆?砂酌粢仓皇切闹匈澚艘宦“果然貌美若花”就罷了。她覺得慕容雪美得太過于精致完美,反而沒了特色,就如玉雕的花,再似真花,也欠缺生命的質感,美到無有缺點,反而失了味道。慕容雪確實是美,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間,確實可以傾國傾城,只是這一切與她白敏何干?
“三姐。”慕容雪的聲音也嬌柔動聽,輕輕喚她,宛如天籟。
白敏輕輕嘆口氣,她可沒心情招呼這個慕容楓的親妹妹,懶懶地說了句:“春柳,我要歇了,代我送四小姐回去。”
“三姐。”慕容雪再喚一聲,“我想和姐姐說會兒話。”
白敏回眸一笑:“我后日清晨就要離府,此時當真是沒有心情與人攀談,你還是回吧。”看一眼春柳,淡淡地說,“送客。”說完轉身就走。
慕容雪看著她離開,覺得有些許陌生,面前的人全不似往日的三姐。母親告訴她三姐是替她進宮嫁給四皇子的,她覺得心有愧意,特意前來探望。母親也告訴過她,三姐病好了后,性情變化很大,她卻沒想到竟變得如此冷淡,就連眉眼間都只是淡淡的漠然,不親不疏。
相比較而言,白敏覺得自己還是比較喜歡與她合二為一的沒有故事的慕容楓。如果是天意,或許她可以讓這個慕容楓活得更灑脫,畢竟她的魂魄借了人家的身體。她記得她還是白敏的時候看過的書上都說,一入宮門深似海,伴君如伴虎,也看了許多電視劇中皇宮生活的爾虞我詐,如今輪到她,到真要瞧瞧是如何的心驚膽戰(zhàn)。
如果真如春柳所言,慕容楓的父母是犧牲了這個他們并不看重的女兒一生的幸福來成全他們另外一個女兒,那么生分了也是自然的。雖然魂魄是她白敏的,但她卻不能完全排斥慕容楓的某些東西,她覺得她只是替慕容楓說出心里的話而已。
慕容楓必是個相當聰慧的女子,白敏看過她的女紅,看過她的字畫,不張揚卻風格清朗,想必是個蘭心慧質的女子。畢竟邱老夫人也是個大家閨秀,對養(yǎng)在身邊的這個外孫女也是用心管教的。
只是慕容楓不善言詞,性格木訥,處事懦弱,想必與她自幼便寄人籬下有關。邱老夫人家中也有與她年齡相近的孫子孫女,春柳說他們常常會偷著欺負她,而她無處哭訴,也就只得忍了,所以養(yǎng)成了凡事忍讓、不與人爭的性格。
出嫁前這兩日,白敏讓春柳閉門謝客,除了慕容雪,再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跨入她的閨房半步。自從見慕容楓不冷不熱地送走四小姐后,春柳就再也沒敢讓任何人出現在白敏的面前,包括老爺和夫人。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