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的確完全改變了我的人生方向,之后的學院生活成為我創(chuàng)業(yè)的孵化器。但這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我的導師。
我與導師有三次重要的交談,受用終生。
一
我是2004年1月參加的全國研究生統(tǒng)考,現(xiàn)在看來,真有點兒像陳年往事了。
2003年我二十四歲,一個偶然場合認識了我的導師,當時我當他是一個有型的大叔。
他自我介紹說:“我是人大老師,藝術(shù)學院的。”
我說:“您教什么?”
他說:“本科和碩士研究生,新媒體。”
我說:“我考您研究生。”
他說:“行?及伞”
事情當然沒那么簡單,尤其是當我2003年9月當真決定從外企辭職的時候,我猶豫了,于是給他打電話說:“我二十四了,考上就二十五了,念完二十八了。您看結(jié)婚生子這事兒……”
他說:“幾乎每一個婦女都能結(jié)婚生子,有幾個能考上人大藝術(shù)學院研究生呢?”
我驚醒,翌日辭職。
二
我于2004年6月被人大研究生院錄取,總分列藝術(shù)學院第一名,并獲國家全額獎學金。迄今沾沾自喜。
“從此你要改變你觀察世界的視角。”入學后第一天,我的導師說。
“怎么改變?”
“每天一睜眼,就把你的視野當成一個電影畫面的長鏡頭,感受和觀察你看到的一切,只感受和觀察,不要評價和挑剔。”
“哦?”
“這有兩個好處:第一,打破你舊有的標準和框架,只采集信息,當量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讓最本質(zhì)的東西自己浮出水面;第二,其實你看到的真的就是一個電影中的長鏡頭,你是演員也是觀眾,這樣你才能訓練著偶爾抽離自己的生活。然后,你既可以擁有投入的熱情,也可以擁有旁觀的冷靜。”
三
我花費了一個星期,用Painter和Wacom手繪版畫了一幅極精細的女人體日式紋身圖樣,拿給導師看,心里面期待得到的是“你雖然是個跨專業(yè)非應屆的學生,但是美術(shù)功底真是很專業(yè)呢”之類的夸獎。
結(jié)果導師只暼了一眼,問我:“你覺得你能成為大師嗎?”
“呃……不能吧。”
“那這么悶頭細摳,不就是匠人嗎?”
“……”
“畫這些是浪費你的生命。你得做通才,做導演,做統(tǒng)帥隊伍里所有能工巧匠的人。你要學會挑選合適的人,用合適的工具,實現(xiàn)你心中的大圖景,你心中的畫要遠遠大過這張紙才對!”
“那也得有隊伍讓我統(tǒng)帥啊!”
“你會有隊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