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另一位老師來到了我的生命中,她就是暢銷書作者兼電臺主持凱倫•莎爾曼森。我是在凱倫的一次演講中認識她的,我們當下就覺得彼此之間有默契。我知道她在天狼星衛(wèi)星廣播主持一檔名為《一定要快樂》的電臺節(jié)目。我想要向她討教討教,于是那個積極主動、勇于嘗試的我就把想法對她說了出來,表示愿意為她效勞。結(jié)果讓我非常高興,她接受了我自告奮勇的請求。不出幾周的時間,凱倫就把我攬進了她的“天使翅膀”之下,這位羽翼頗豐的向?qū)ч_始為我?guī)。她把我介紹給了一些很了不起的人物,甚至還邀我上她的節(jié)目做嘉賓。當時她有一個正在籌備當中的新欄目,叫“為生活增添‘進行時’(AddMore~ingtoYouLife)”,她覺得這個欄目會很適合由我來做。在她的概念中,“你經(jīng)歷得越多,就會越快樂”,要保持活躍的態(tài)度——去跳舞,去航海,去滑雪,去經(jīng)歷——生活就會得到更多樂趣。這是她新節(jié)目的第一個欄目,我在節(jié)目上談到自己最近一次在夏威夷沖浪的經(jīng)歷。凱倫和我即興聊了30分鐘,聊的話題圍繞我在沖浪中獲得的快樂、入禪的時刻,以及生存技能等。那期節(jié)目相當受歡迎。不久之后,凱倫在節(jié)目里將我正式命名為“進行時女孩(~inggirl)”,要我每周來談一談不一樣的“進行時(~ing)”活動。
作為“進行時女孩”,我得保持“活動進行時”。我的活動有的快速,有的慢速,上天、入地、下水。有些活動需要依靠上身的力量,有些需要注重身體的平衡,有些則需要我發(fā)揮內(nèi)在的魅力。剛開始做“進行時”探索的時候,我最喜歡的活動之一就是跳蹦床。我會在蹦床上面跳幾個小時,直至情緒宣泄完畢,到達放松的那一刻為止。充滿“進行時”的生活給了我快樂,不久之后它引導(dǎo)我從以前童年的許多活動中找到了樂趣。我又開始騎獨輪車,開始溜冰,開始沖浪。盡管每一項“進行時導(dǎo)向”的活動所需要的思維和著重點都不同,而它們的共同點在于,每一天完成之后,它們都讓我思緒飄離,到達無比快樂的狀態(tài)。
我發(fā)現(xiàn)每當處于這種狀態(tài)之中,我就會變得與四周的環(huán)境完全脫離。只能用“飄浮”來描述此時身處之境。飄浮的時刻里,我感覺時間暫停了,自己正全神貫注在每一項活動中。那時候我能體會到鮑勃•馬利所說的,“一切都會沒事兒的”。為了探索我的“進行時”的深度,我開始在每次活動之后進行冥想。冥想的時間是用來思考我在“進行時”活動里學(xué)到了什么,或者釋放了什么。在這樣的時間里,我能夠放下舊的不安全感、恐懼感和悲傷之感。
我很快開始意識到,“進行時”活動正引導(dǎo)我改變維持了多年的生活模式。實際上,“進行時”使我不再擋住自己的出路。每一種“進行時”活動都成了一個美好的機會,來解決我生活中的某個陳舊的問題。就拿獨輪車做例吧。我第一次學(xué)騎獨輪車,是在中學(xué)里參加一個馬戲表演藝術(shù)項目。騎獨輪車和騎自行車一樣,即便多年不騎,你一跳上去,還是可以重拾肌肉的記憶。在“進行時”上的探索驅(qū)使我在闊別這項運動17年之后,又去買了一輛獨輪車,我真的是騎著它出了商店。然而盡管有中學(xué)時的訓(xùn)練以及肌肉的記憶,我還是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為了不從搖搖晃晃的獨輪車上摔下去,我必須全神貫注,保持平衡。我在腦中默念:“我很冷靜,我很平衡。”重復(fù)越多遍,我就越相信這句話,也就越覺得它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