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節(jié) 家長會≠“小三兒”
-
期中考試后,我照例宣布:“同學們,明天開家長會!”下課后我去辦公室拿了本教材,當我再次返回教室時,不知是哪位同學用紅色的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下面的大字:“家長會和‘小三兒’一個性質,都是破壞家庭和諧關系的!”當我看到后,先是震驚,接著穩(wěn)定下情緒,裝出不在乎的樣子,可是心情十分沉重。我猜想這可能是一個家庭不夠和諧甚至家庭已經破碎的孩子發(fā)泄而寫的。但我并沒有去追究。因為一個敢于寫在黑板上而且沒有同學擦掉的“大字”一定是專門寫給老師看的,就算追究下去,孩子一定會“大義凜然”地站出來,在同學面前表演“英雄之舉”。事情過后我不斷地反思:“為什么學生會對家長會如此反感呢?”
每次在家長會教師都會表揚一部分學生批評少數學生。但聽到孩子受批評的家長、對自己孩子不滿意的家長,回家后往往把不滿情緒全發(fā)泄在孩子身上,批評、辱罵,甚至家庭暴力。而那些得到表揚的孩子由于每次開家長會都得到表揚,開家長會反而成了家長的負擔,起不到什么激勵作用,孩子也就無所謂了。從學校的出發(fā)點看,當然開家長會是為了能夠和家長溝通,希望家長和老師一起幫助孩子成長,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很多家長被老師指出了孩子諸多缺點后自尊心受不了,確實管了幾天孩子,或者回家好好“教育”了孩子一頓,孩子聽話了幾天,于是家長又不管了,還給自己一個理由:開家長會后我確實教育孩子了,但不管用啊。孩子畢竟是孩子,他的毅力和耐性都不能長久,容易犯錯誤。別說孩子,就算大人犯了錯誤,不經過大的痛楚,有幾個能通徹心扉,徹底悔過?學校會定期組織召開家長會,家長從孩子上學后一直到讀大學前,每年至少需要參加兩次家長會,如何讓家長會起到增進父母對孩子的了解,從而促進孩子與學校、老師、父母之間良好的情感互動?我們應該努力做到以下的六點,讓家長會“改頭換面”,不再做“小三兒”。
“六注意”讓家長會“改頭換面”
注意一:孩子犯錯誤正常,不突出更正常
開完家長會,我去教室里巡視,看看同學們都走完了沒有。我看到張林同學一個人坐在教室,孩子也看到了我,跟我說:“老師,我能在教室多待一會兒嗎?”我問他怎么了,他說:“今晚回家要不就是男子單打,要不就是男女混雙,因為我媽媽已經在家長會散后發(fā)短信給我,寫的是‘語文課說話,數學課說話,英語課說話,你等著!’我可怎么辦呀?”
開家長會,本意是要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因為孩子在家里和學校很多時候表現是不一樣的。如果老師向家長坦誠地表達孩子的問題時,家長不要認為孩子犯錯誤,或是沒有受到表揚就是丟了家長的臉。普天之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能給自己長臉,這是可以理解的。這樣的期望可以給孩子帶來上進的動力。但是,我們也得尊重和理解這樣一個客觀事實:未成年人的成長實際上是一個“試錯”的過程,也就是說是在“不斷地與錯誤的斗爭中”成長起來的。所以犯錯誤是孩子成長中必然要面對的問題。正是他的錯誤才給了我們教育他的機會,才成就了我們家長的權威。某種程度上說,我們應該感謝孩子的錯誤。所以,當老師告訴我們孩子在學校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時,第一,要理解孩子犯錯誤是正常的;第二,當孩子有了錯誤,既不要因為自己的臉面而大發(fā)脾氣,對孩子簡單粗暴、毫無節(jié)制地發(fā)泄自己的不滿,也不要因此而不主動配合學校,更不要因為自己的臉面而包庇孩子的問題或者阻撓對孩子問題的處理。孩子的健康成長遠比我們的臉面更重要!這是為父母者特別要注意的一點。
注意二:請不要缺席
開家長會前,如果家長確實有事情不能前來,請和老師主動打個電話,或者過后再單獨來學校和老師面談。
開家長會,老師見家長還有一個想法,就是看看家長是什么樣的人,家庭關系是否和諧。“有其父必有其子”,看看家長是什么性格,找到孩子問題的根源,發(fā)現讓孩子進步的有效措施。孩子的教育一定不是單方面的。家長會上看到學生的爸爸媽媽都來了,可以看出家庭關系很和諧,父母很關心孩子,那孩子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中基本不會有什么心理問題,只是學習上的問題就比較容易解決。家庭關系和諧,家長也會很好地配合老師,給孩子正確的指引,效果一定很明顯。而有的家長連家長會都不參加,不僅是對孩子教育漠視,更是對孩子的“愛”不夠,會給孩子造成很多心理負擔:家長會別人爸爸媽媽都來,而我的爸爸媽媽不來,或者遲到。很多孩子盡管非常擔心開家長會,嘴上說不想讓父母見到老師,但如果家長會父母缺席,往往會讓孩子覺得很沒“面子”。因此我們要尊重孩子的感受,盡量不要缺席。
注意三:著裝要大方
有的家長說:兒不嫌母丑,開家長會我打扮什么呀?
趙卿同學開家長會前在教室外走廊里踱來踱去,焦急地等待著母親的到來,我笑著說:“著什么急呀?還沒到時間呢!”孩子神秘兮兮地告訴我:“我媽媽最漂亮了,她來會讓我更自信!”噢,原來父母的外表對孩子還有這樣的效果。還有一位同學就不喜歡爸爸來開家長會,
每次都是媽媽來。孩子跟我感情不錯,我就問他:“為什么不讓你爸爸來呢?”孩子告訴我:“他總愛穿個背心,然后一雙拖鞋就來了,太丟人了!”
中學生處在青春期,我們不要因為孩子在乎父母的外表批評孩子虛榮,我想大部分成年人在青春期時都會有這種感覺:父母出現在學校,得體、大方、彬彬有禮會讓孩子覺得很有面子。作為父母,我們也同樣要求孩子懂禮貌,講文明,成績優(yōu)秀等,也會讓父母同樣有面子呀!因此,家長注意自己得體的著裝不僅會讓孩子很有面子,而且會增強孩子在同學、老師面前的自信。我們不要認為孩子太虛榮,這個年齡段,這種心理是很正常的,而且得體的著裝也體現了家長的文化素養(yǎng)。曾經還遇到過這樣一位家長,確實很在意著裝,一身貂皮大衣,畫著很濃的妝容,顯得雍容華貴,但在整個家長群里顯得格格不入。家長會不是參加宴會,因此得體、大方的著裝最為重要。
注意四:請帶一支筆和聯系本
常?吹揭恍┘议L開家長會時,就聽聽老師說什么,什么信息也不記錄,或者想記錄時什么也沒有帶。開家長會,請記得帶一支筆和聯系本。家長會上除了記錄老師在家長會上講的一些信息外,家長最好提前到達,注意和孩子要好同學的父母主動交流,還可以和一些表現良好的孩子父母交流教育心得等。
記得和其他家長交流,互相留一個聯系方式,這樣不僅可以擴大自己的朋友交際圈,而且經常和孩子同學父母聯系,互通孩子的信息,可以更好地掌握孩子在校的表現。周末、假期孩子出去玩也有個伙伴,父母也比較放心。另外,很多父母因為孩子們是同學而彼此成為好朋友后,孩子也會因此更加信任自己的父母。因為孩子回家和父母講述學校某某同學發(fā)生什么事情時,我們不會再問一些孩子認為無聊的問題:“某某是誰呀?”這樣孩子會覺得和家長說也沒有意義,大家都彼此不認識。開家長會是個很好的了解孩子同學、好朋友以及他的家庭的機會。請帶好筆和本子吧!
注意五:對孩子要求高一點點兒
老師一般在家長會上要介紹最近學校學習的進度,需要家長在家里做輔助工作;如果是期末、期中考試前夕就是考試動員大會,需要學校和家長一起給孩子鼓勵,各科老師分別講出需要家長在家督促孩子該做哪些事兒。這些家長最好都記錄下來。會議結束后,主動和各科老師打個招呼,面談一下,讓每個任課老師感覺到這個家長是關心孩子學習的。有的家長說:“和老師說話的人太多,我沒有時間等待。”那么請家長在會后一周內給老師及時打電話溝通一下?傊尷蠋煾杏X到你關心孩子的學習。盡管老師對學生相對公平,但“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這句話在學校也同樣適用,畢竟一個老師要面對那么多孩子,如果家長對孩子要求不高,那么老師努力無果后也會和家長意見靠近:這個孩子不用要求太高。
王棟是一位非常聰明的男孩子,由于不是很用功,成績總是在中等左右。各科老師都認為他是一個可以拔高的苗子,找他談話,鼓勵他,上課也比較關注他,孩子的成績確實也有了起色。當家長會上老師單獨和男孩的父親談話,希望家長也能在家鼓勵他,他父親卻這樣告知老師:“我和他媽媽對他要求不高,學習差不多就可以了,老師也不必給我們壓力,隨便他就好。”孩子畢竟是父母的,做老師的也不能一直關注一個孩子,當老師聽到這樣的答復,
自然也就認為還有那么多可以提高上進的孩子,不必費心在這個孩子身上。最后這個孩子一直成績平平。因為他知道家長對他要求不高,自己也就沒有什么期待值。但是,如果自己孩子有發(fā)展空間,學習成績不是目的,只是目標,讓孩子明白通過努力可以更優(yōu)秀,堅持下去就會成功的道理,這對他一生不是都很受用嗎?
注意六:家長會后巧交流
有一位家長剛剛參加完家長會,對孩子說:“你真棒,你做得真好,老師表揚你了。”結果,簡單的一句話,孩子居然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更加喜歡老師、喜歡學校。如果這個家長水平再高一點,孩子的變化會更大。這個水平體現在欣賞和夸獎要更加具體,比如“老師說你的作文的開頭和結尾寫得特別好,還有字寫得特別漂亮”,可以告訴孩子“我感覺某某老師水平很高,和她很投緣,老師說你的潛力很大。”
家長會后父母要用微笑的面孔對待孩子,告訴他學校的老師、同學都很喜歡你,多看孩子積極陽光的一面,鼓勵為主,用理解、欣賞的方法對待孩子,而不是數落、訓斥。久而久之,我們會發(fā)現自己的心態(tài)也發(fā)生了變化。
孩子不夠好家長先自我檢討。家長會后,得知自己的孩子不夠優(yōu)秀,發(fā)現有比自己用心教育孩子的家長,在孩子面前先作自我檢討:“某某的家長教育孩子很開明,我以前什么地方做得不好請你原諒,我以后改進。”開完家長會后孩子發(fā)現家長在自我檢討,一下他會感覺老師很親切,在幫助他們,接著再和孩子談談我們今后一起怎么做他才能進步更快,或者如何安排好時間,孩子可以做更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對他今后的表現一定會有效果。
家長會結束后,家長一方還要注意及時向愛人傳達會議內容,以求統(tǒng)一認識,保持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如果家長這樣做,孩子們一定不會很討厭家長會,不會認為家長會是破壞家庭和諧關系的,家長會能起到很好的溝通協調作用,促進教師、家長和同學之間的和諧。讓我們一起為家長會“改頭換面”努力吧。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