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節(jié) 顯克維奇生平年表
-
1846年5月5日生于波德拉什地區(qū)的奧克熱雅村。父親約瑟夫。母親斯特法尼婭,是富有地主的女兒。
1855年顯克維奇隨父母遷至文齊奇納村。
1858年顯克維奇考入華沙初級中學(xué)學(xué)習(xí),在該校學(xué)習(xí)四年。
1861年父母賣掉文齊奇納莊園后,遷入華沙,住在新世界大街七號。
1862年考入華沙第二中學(xué),學(xué)習(xí)二年。
1864年轉(zhuǎn)入華沙第四中學(xué)學(xué)習(xí)。
1865年8月,開始在普旺斯克的維依赫爾家擔任家庭教師一年。開始寫作小說《犧牲》。
1866年9月14日—15日,在華沙第四中學(xué)參加畢業(yè)考試。
10月25日,參加華沙大學(xué)入學(xué)考試,考試合格,被錄取,入醫(yī)學(xué)系學(xué)習(xí)。
1867年2月4日,轉(zhuǎn)入文學(xué)系學(xué)習(xí)。
1868年暑假期間,到什查夫尼察休假,并認識了波蘭詩人阿斯尼克。
1869年4月18日,在《每周評論》上發(fā)表第一篇評論文章《拉帕茨基的客串演出》。
7月3日,在《插圖周刊》上發(fā)表論文《米•薩金斯基,文學(xué)研究》,開始寫作中篇小說《徒勞無益》。
1870年6月,在《插圖周刊》上發(fā)表論文《論卡•米亞斯科夫斯基》。
1871年2月,完成《徒勞無益》,并打算寫一部像果戈理的《死魂靈》那樣的小說《在我們的道路上漫游》。
6月,顯克維奇沒有考完大學(xué)畢業(yè)考試便離開了大學(xué)。
1872年從5月7日到7月26日,《徒勞無益》發(fā)表在《花環(huán)》雙周刊上!睹恐茉u論》發(fā)表小說集《伏爾西維皮包中的幽默作品》。
下半年開始,成為《花環(huán)》和《田地》的撰稿人。
1873年從5月到10月,與《波蘭報》合作,撰寫《無題》一欄的雜文和小品文。
7月上旬,顯克維奇被《波蘭報》派往維也納,寫出通訊《維也納的展覽》。
9月1日,母親病逝。
1874年6月,和戈德萊夫斯基、奧荷羅維奇集資接辦《田地》,顯克維奇負責文學(xué)部的編輯工作。
與人合作翻譯了雨果的《九三年》,由《每周評論》出版。
8月17日到9月底,顯克維奇到比利時的奧斯坦德和法國的巴黎訪問。
顯克維奇與瑪麗亞•克列爾相愛,遭到女方父親的反對。
1875年1月開始,顯克維奇擔任《波蘭報》“現(xiàn)今”一欄的撰稿人。以“李特沃斯”筆名發(fā)表了四十余篇雜文。
顯克維奇積極為《田地》撰寫劇評。
9月,顯克維奇發(fā)表小說《田園詩情》。
10月,顯克維奇在《波蘭報》上發(fā)表短篇小說《老仆人》。
1876年1月2日開始,《波蘭報》上連載中篇小說《哈尼婭》。
2月,華沙檢查機構(gòu)準許出版《徒勞無益》單行本。
2月,以《波蘭報》記者身份訪問美國,途經(jīng)柏林、科隆、布魯塞爾、倫敦、利物浦等城。
3月16日,到達美國舊金山,與波蘭僑民會見。
4月21日,到達阿納海姆,并在那里住了半年,開始寫作《旅美書簡》,寫出劇本《進攻》。
9月,訪問洛杉磯。
完成中篇小說《賽義姆•米查》和《炭筆素描》。
1877年1月,《炭筆素描》發(fā)表在《波蘭報》上,引起強烈反響。
3月,訪問舊金山。
8月,參加波蘭著名女演員莫德熱耶夫斯卡在加利福尼亞的首場演出。
10月,應(yīng)邀參加懷俄明的狩獵活動。
1878年2月,繼續(xù)撰寫《旅美書簡》,并相繼刊登在《波蘭報》上(其中有《中國人在加利福尼亞》)。
2月,訪問波士頓、匹茲堡和紐約。
3月23日,乘輪船離開紐約,4月初到達倫敦。
4月,到達法國,并在法國停留了一年。在巴黎,結(jié)識了許多波蘭的記者和畫家。
11月19日起,主持《波蘭報》的《最新消息》欄。
寫出小說《一個家庭教師的回憶》和通訊《羅馬印象》。
1880年2月,寫出小說《為了面包》。
3月,曾在華沙、盧布林等地作訪美報告多次。
4月,寫出獨幕劇《誰之罪》。
8月9日,住在盧加村,寫出小說《韃靼的奴役》和隨感《文學(xué)藝術(shù)雜談》。
11月,顯克維奇被選為“華沙劇院劇目委員會”委員。
12月,和瑪麗亞•塞特凱維奇小姐訂婚,并陪她到意大利的梅蘭諾療養(yǎng)。華沙出版四卷本《顯克維奇選集》。
1881年2月24日,華沙“多樣化”劇院公演獨幕劇《一頁》。
8月18日,和瑪麗亞•塞特凱維奇結(jié)成伉儷。
1882年1月,擔任《言論報》的主編。
4月,寫出小說《勝利者巴爾特克》,并于5月上旬同時發(fā)表在《言論報》和《時代》上。
7月15日,第一個兒子約瑟夫出生。
8月和9月,到納溫卓夫村考察訪問兩個月。
1883年3月,發(fā)表小說《酋長》。
5月,長篇歷史小說《火與劍》開始在華沙的《言論報》(2日)和克拉科夫的《時代報》(3日)上連載。
年底,《火與劍》第一、第二部由《言論報》社出版單行本。
1884年3月,陪同生病的妻子到意大利治療。
5月,顯克維奇一家來到巴黎。
7月,《火與劍》出版第二版,3000本很快被搶購一空,在讀者中間引起強烈反響。
10月,開始寫作長篇歷史小說《洪流》。
12月,《洪流》開始在《言論報》(從1884年12月23日到1886年9月10日止)、《時代報》(從1884年12月24日到1886年9月2日)和《波茲南日報》(從1884年12月25日到1886年9月7日)上連載。
1885年1月中至2月中,訪問圣雷謨。繼續(xù)寫作《洪流》。
5月,回到華沙。
6月,陪同妻子到德國賴興哈爾療養(yǎng),在精心照顧病妻的同時,繼續(xù)寫作《洪流》。
10月19日,妻子瑪麗亞因患肺病醫(yī)治無效,病逝于法蘭克福附近的法爾肯施泰因。
11月底,到達卡鄧勒格本休養(yǎng)?ㄠ嚴崭癖竞髞沓闪孙@克維奇最喜愛的療養(yǎng)地,幾乎每年都要到該地去休養(yǎng)一段時期。
1886年2月,寫完《洪流》第四部后,到立陶宛訪問了數(shù)日。
2月底,會見丹麥著名文學(xué)批評家勃蘭兌斯。
8月21日,寫完《洪流》。
10月6日,離開克拉科夫,途經(jīng)布加勒斯特、瓦爾納到達土耳其。
11月10日,離開土耳其,乘輪船到希臘雅典訪問兩周。
11月28日,從希臘來到那不勒斯訪問,參觀了維蘇威火山、龐貝遺址。后經(jīng)羅馬、佛羅倫薩、維也納、克拉科夫回到華沙。
1887年1月中旬,被選為當代小說評判委員會委員。
《火與劍》被譯成法文,在法國出版。
2月,開始構(gòu)思長篇歷史小說《伏沃迪約夫斯基先生》。
6月2日開始,《言論報》、《時代報》和《波茲南日報》刊載《伏沃迪約夫斯基先生》。
6月中旬辭去《言論報》主編職務(wù)。
11月,當選為國際文學(xué)協(xié)會的名譽主席。
1888年5月,完成《伏沃迪約夫斯基先生》。
8月,寫作小說《第三個女人》。
9月17日,到西班牙訪問,歷時四十天,寫出《斗!芬晃。
12月初,收到一筆一萬五千盧布的匯款,匯款單上寫著“米哈爾•伏沃迪約夫斯基寄給亨利克•顯克維奇”。顯克維奇后來將這筆巨款作為“文學(xué)基金”,資助了不少作家和藝術(shù)家。
1889年2月,寫出論文《論歷史小說》,勃蘭兌斯進行論爭。
7月底,開始寫作《毫無準則》。
1890年1月,寫出《毫無準則》的第一部。
6月,到克拉科夫參加密茨凱維奇遺體安葬儀式。
12月,前往非洲訪問。
1891年1月,到達埃及,參觀訪問一個月,開始寫作《旅非書簡》。
2月1日,離開蘇伊士,乘輪船前往桑給巴爾。
2月28日,離開桑給巴爾,前往非洲大陸內(nèi)地。
3月初,從巴加莫爾出發(fā)向內(nèi)地前進了兩個星期,由于瘟疫流行,不得不撤銷這次旅行,經(jīng)原路線回到開羅。
5月末,回到華沙。繼續(xù)寫作《旅非書簡》。
1892年3月,寫出小說《在泉水邊》。
6月,開始寫作小說《讓我們追隨他》。
開始構(gòu)思長篇小說《波瓦涅茨基一家》。
12月31日顯克維奇離開華沙,前往敖德薩,與瑪麗亞•伏沃德科維奇小姐訂婚。
1893年2月,到達羅馬,原打算在羅馬舉行婚禮,因結(jié)婚手續(xù)特別麻煩,只好改在波蘭舉行。11月11日顯克維奇與瑪麗亞•伏沃德科維奇在克拉科夫舉行婚禮;槎Y結(jié)束后,新婚夫婦前往意大利度蜜月,年底回到波蘭。
1894年2月,寫作《波瓦涅茨基一家》。
3月,前往意大利,為《你往何處去》收集材料。
10月,寫完《波瓦涅茨基一家》。
1895年2月,開始寫作《你往何處去》。
12月,兒子生病。醫(yī)生認為是肺病的前兆,要他們到南方去療養(yǎng)。顯克維奇陪同兒子來到意大利的阿爾蓋羅過冬。
繼續(xù)寫作《你往何處去》。
1896年1月,訪問尼斯。
2月,與妻子離婚。
2月5日,父親去世。
3月,到蒙特卡羅參觀訪問。為寫作《海邊戀情》做實地考察。
3月,《你往何處去》出版,受到波蘭和意大利的評論界的好評。
8月,寫出《海邊戀情》(原名《在明亮的海岸上》)。
8月底,開始寫作長篇歷史小說《十字軍騎士》。
12月,被選為彼得堡皇家科學(xué)院的通訊院士。被里沃夫的“波蘭記者協(xié)會”聘為名譽會員。
12月12日,維也納的文學(xué)協(xié)會籌備慶祝顯克維奇創(chuàng)作活動二十五周年。
1897年1月,克拉科夫的《前進報》發(fā)表文章,稱《你往何處去》是“非常優(yōu)美的革命小說”。
4月,華沙成立慶祝顯克維奇創(chuàng)作二十五周年籌備委員會,顯克維奇得知消息后,希望暫不舉行慶祝會。
3月,當選為華沙“密茨凱維奇紀念碑”籌建委員會副主席。
4月,寫完《十字軍騎士》第一卷。
11月,受委員會委派,前往意大利訂購密茨凱維奇紀念碑的大理石。
繼續(xù)寫作《十字軍騎士》。
1898年年初《你往何處去》改編成歌劇《莉吉亞》。
5月1日,主持密茨凱維奇紀念碑的奠基儀式。
5月中旬,在華沙與波蘭著名女作家奧熱什科娃見面。
5月底,在巴黎會見波蘭作家萊蒙特。
7月,彼得堡劇院第一次演出劇本《一頁》。
12月24日,華沙舉行密茨凱維奇紀念碑落成典禮。顯克維奇本來準備在會上發(fā)表講話,被沙俄統(tǒng)治當局禁止,典禮在默默無聲中進行。
1899年1月16日,在為波蘭音樂家帕德萊夫斯基舉行的宴會上,發(fā)表熱情洋溢的祝酒辭。
年初,會見美國翻譯家柯廷,他因翻譯顯克維奇的作品而名揚歐美。
9月,前往波茲南的密沃斯瓦夫,參加波蘭詩人斯沃瓦茨基紀念碑的落成典禮,并發(fā)表講話。
在密沃斯瓦夫,認識一位西里西亞的年輕貌美的文學(xué)家瑪麗亞•吉耶夫斯卡,“她給了我強烈的印象,這是我最后一次陷入情網(wǎng)。”
1900年1月,華沙慶祝顯克維奇創(chuàng)作二十五周年籌委會恢復(fù)活動,決定向全國募捐,購買一座莊園作為禮物送給顯克維奇。
上半年,波蘭各大城市相繼舉行集會,慶賀顯克維奇創(chuàng)作二十五周年。
3月,《十字軍騎士》全部完稿。
6月,參加克拉科夫雅格隆大學(xué)五百周年的校慶活動。
11月,寫出獨幕喜劇《查格沃巴是媒人》,許多城市的劇院爭相演出。
12月22日,華沙舉行盛大集會,慶祝顯克維奇創(chuàng)作二十五周年,并將捐款購買的奧布倫戈爾克莊園贈送給作家。
1901年1月,收集材料,打算寫一部有關(guān)尤利安•阿波斯達塔的小說。
4月,華沙舉辦“顯克維奇展覽會”。
9月,參加羅茲新劇院的落成典禮和以他名字命名的劇本征選委員會。
11月22日,《時代報》發(fā)表顯克維奇的公開信,抗議普魯士政府對波蘭兒童的迫害,號召全國人民聲援被害的學(xué)生。
1902年6月,住進奧布倫戈爾克莊園,受到當?shù)厝嗣竦臒崆闅g迎。以后每年夏天,全家都要來此度夏。
1903年1月20日,克拉科夫的各個行會聯(lián)合舉行集會,向顯克維奇贈送大會紀念冊。
8月,波蘭洪水泛濫成災(zāi),顯克維奇發(fā)表講話,號召波蘭人民互相幫助共度難關(guān)。
12月,參加為救濟災(zāi)民而組織的募捐講師團,到波蘭各地作巡回報告,募集捐款。
1904年2月18日,被里沃夫授予該市“榮譽市民”的稱號。
4月2日,被法國政府授予“榮譽軍團勛章”。
計劃寫作新的三部曲《在光榮的戰(zhàn)場上》。
5月5日,與瑪麗亞•巴布斯卡結(jié)婚。
開始寫作《在光榮的戰(zhàn)場上》。
1905年2月到5月,多次給俄國當局寫信,要求開辦波蘭學(xué)校。
8月,《在光榮的戰(zhàn)場上》第一部完稿。
從9月開始,受民族民主黨推薦,積極參加杜馬(即俄國議會)的競選活動。
10月,瑞典科學(xué)院授予顯克維奇諾貝爾文學(xué)獎,波蘭全國歡欣鼓舞。
12月9日,前往斯德哥爾摩接受諾貝爾文學(xué)獎金。
1906年2月,塞爾維亞科學(xué)院授予顯克維奇通訊院士稱號。
4月14日,列席民族民主黨的首腦會議,討論有關(guān)停止工人罷工的問題。
8月9日,寫出一組以希臘神話為題材的短篇小說,其中有《宙斯的判決》。
11月底,前往克拉科夫,參加波蘭哲學(xué)家、美學(xué)家克拉茲科的葬禮。
12月,被推選為由民族民主黨等三個黨派聯(lián)合組成的中央選舉委員會主席。
1907年7月,出版文集《兩個草原》。
8月,在克拉科夫立下第一份遺囑。
10月,寫出小說《在霧中》,并開始寫作《漩渦》。
1908年年初,參加克拉科夫紀念委員會召開的斯沃瓦茨基遺體遷葬討論會。顯克維奇主張葬在瓦維爾宮的名人墓室里。
7月,發(fā)表短篇小說《婚禮》。
8月,應(yīng)《俄國消息報》之約,寫出有關(guān)托爾斯泰的論文。
1909年1月1日,在《華沙信使報》上發(fā)表《斯沃瓦茨基——赫洛斯》,揭開“斯沃瓦茨基紀念年”的序幕。
3月13日起,長篇小說《漩渦》開始在《波蘭言論報》、《華沙之聲》上連載。
10月,積極資助作家維特凱維奇。
12月,寫完《漩渦》。構(gòu)思新的長篇小說,這是作家專為少年兒童而寫的一部小說,書名為《中非歷險記》,發(fā)表時改為《在荒原和在沙漠中》。
1910年上半年,積極參加格隆瓦爾德戰(zhàn)役五百周年的各種紀念活動。
7月,在布列塔尼認識波蘭作家熱羅姆斯基。
10月,《華沙信使報》開始刊載《在荒原和在沙漠中》。
1911年5月,獲波蘭文學(xué)院頒發(fā)的金質(zhì)獎?wù)隆?br />
10月,開始醞釀新的小說《軍團》。
11月,在克拉科夫收集有關(guān)波蘭軍團的材料。
12月,《在荒原和在沙漠中》出版單行本,立即被搶購一空。
1912年3月、4月,到克拉科夫收集有關(guān)波蘭軍團的材料。
5月,受華沙科學(xué)協(xié)會委托,寫信給居里夫人,希望她能回國工作,以提高波蘭的聲望。
5月和6月,在法國收集有關(guān)波蘭軍團的資料。
1913年《你往何處去》被意大利和法國分別改編成電影,搬上銀幕。
5月,開始寫作《軍團》。
7月,在佛維成立“波蘭戰(zhàn)爭犧牲者救濟委員會”,任該會主席。
9月25日,在佛維會見法國作家羅曼•羅蘭。
1916年1月底,委員會收到捐款七百余萬法郎。
4月,為波蘭作家參加倫敦紀念莎士比亞誕生四百周年大會而積極活動。
5月5日,七十壽辰,波蘭各地紛紛舉行慶祝活動,并向作家發(fā)來賀信賀電。
9月,身體不適,前往貝克斯治療。
11月15日晚上9時,在佛維逝世。
11月22日,舉行盛大葬禮。歐洲許多國家都派代表前來憑吊這位作家。波蘭國內(nèi)也紛紛舉行悼念活動。許多作家如萊蒙特、熱羅姆斯基、卡斯帕羅維奇、特馬耶爾等,均撰文表示哀悼。
1924年10月26日,顯克維奇的靈柩運回華沙,安放在華沙圣約翰教堂的地下墓室里。
林洪亮譯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