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節(jié) 無私成私
-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說是天長地久,為什么天能長地能久呢?因為天與地都并不在意自己的存在,不認為自己屬于自己所有,不為自身做任何事情。不關(guān)心自己的生存,就能生存長久了。不那么全神貫注于自身的生存,反而能長久地生存了。
圣人后退不爭先,反而能走到前邊。把自身置之度外,反而能保護自己(與自己的權(quán)益)的存在。不認為自己能夠得到什么,反而能確實有所得到。有道行的人是不為自己的私利打算的,所以能成就他自身的私利。
不同的境界對此會有不同的解讀。第七章的中心是無己無私。你可以僅僅將無私作為手段,作為形象工程,以無私為表象,以成私為目的。然而,狐貍的尾巴是難以久遠藏住的,你的偽裝的結(jié)果可能是一時的得計與漸漸敗露與最終失敗。
而如果你有足夠的境界、足夠的理念、胸懷與信心,那么成不成其私根本不是需要你計較的問題,你總是有更高明一層的思想與關(guān)懷,你總是有更深遠一層的見識與思考,你總是有更前瞻一步的規(guī)劃與希望,你總是有更優(yōu)越的見識、風(fēng)度與成就。至于你的個人私利,即使你還做不到百分之百地置之度外,也完全能做到一笑置之,聽其自然,無可無不可,而把精神頭腦用在真正的事業(yè)、真正的大道的追求上。
老子有什么“私”可資夸耀?當(dāng)了幾年圖書管理員,騎著青牛出了函谷關(guān),成為魯迅《故事新編》中的不無滑稽的角色之一。但是他的《老子》又名《道德經(jīng)》一書流傳千古,他還有什么私,欲成而未成呢?
老子的這一段話可以視為忠言。他的話的反面解釋便是,如果你太在意自身,如果你一心自我經(jīng)營,如果你老是往前搶,錙銖必較,反而你什么也得不到。有時,你越是經(jīng)營自身,完蛋得就越快。你的私心越重,越是時時事事為自身著想,越是成為笑柄,暴露丑態(tài),也就越是什么都做不成。
這一段話是最好懂、最不奧妙卻也最難做到的。熙熙攘攘,大千世界,各種蠅營狗茍的事我們看得還少嗎?跑官的,跑財?shù)模荜P(guān)系的,炒作不已的,洋相百出的,辛辛苦苦的,徒勞無功的,輕舉妄動的,用東北話來說嘚嘚瑟瑟的,適得其反的,我們還見得少嗎?還需要舉例子嗎?
連一個體育比賽,一個運動游戲也是如此,如果你競爭的私心發(fā)展到吃興奮劑的程度,下場會如何呢?如果你私心雜念過重,那么你在比賽中必定失常,必然輸?shù)。相反,如果你目光高遠,心態(tài)平衡,才是最佳狀態(tài)。
有心栽花花不活,無心插柳柳成蔭,原因就在于,太有意在意刻意經(jīng)意為己營私,跑鬧叫跳,私心就變成了雜念,動作就會變形,言語就會走板,態(tài)度就會失常,發(fā)揮就會受損,見解就會偏執(zhí),心態(tài)就會不安,你會變得嘮叨、狹隘、神神經(jīng)經(jīng)、咋咋呼呼、鼠目寸光、小肚雞腸、小人常戚戚、鬼鬼祟祟、氣呼呼、惡狠狠……最后只能是孤家寡人,貽笑大方,一事無成,留下笑柄。
本章無私故能成其私,也可以歪批《道德經(jīng)》,作一個調(diào)侃解。老子本來無私,他強調(diào)的是無私才有可能成就一二事情,才能不像一些蠢材那樣一事無成。這樣,他的無私,便成了他的有私的證據(jù),據(jù)此可以羅織出老子最私最狡猾最精于算計過于聰明的罪狀。
就以此章為例,老子是從天長地久說起的。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他師天法地,告訴人們不要太自我經(jīng)營,太一心為己,太追求長生。他認為天地之所以能夠長久、長生,正因為天地并不為自身打算。他接著勸導(dǎo)世人要向圣人學(xué)習(xí),以圣人為榜樣,把自己放得靠后一點,放得遠一點、邊緣一點、靠外一點,所有這些你都忘掉了,只記住了他說了身存身先成其私。
老子講的是大道,但是他也提到了具有長遠眼光的利益選擇、利益判斷、何者才是長遠利益。你讀了一遍,大喜?窗,老子也與我一樣地為自身打算,考慮私利……你呀你!
讀《紅樓夢》也有這樣讀的,讀來讀去只讀到了幾句不雅的黃話,乃斷定《紅樓夢》與他一樣地黃。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