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在线免费看_2021午夜国产精品福利_国产视频精品视频_1024cl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2019

用戶名:
密碼:
第4節(jié) 我的幼兒園

  五歲,或者六歲,我上了幼兒園。有一天母親跟奶奶說:“這孩子還是得上幼兒園,要不將來上小學(xué)會不適應(yīng)。”說罷她就跑出去打聽,看看哪個幼兒園還招生。用奶奶的話說,她從來就這樣,想起一出是一出。很快母親就打聽到了一所幼兒園,剛開辦不久,離家也近。母親跟奶奶說時,有句話讓我納悶兒:那是兩個老姑娘辦的。
  
  母親帶我去報名時天色已晚,幼兒園的大門已閉。母親敲門時,我從門縫朝里望:一個安靜的院子,某一處屋檐下放著兩只嶄新的木馬。兩只木馬令我心花怒放。母親問我:“想不想來?”我堅定地點頭。開門的是個老太太,她把我們引進一間小屋,小屋里還有一個老太太正在做晚飯。小屋里除兩張床外,只放得下一張桌子和一個火爐。母親讓我管胖些并且戴眼鏡的那個叫孫老師,管另一個瘦些的叫蘇老師。
  
  我很久都弄不懂,為什么單把這兩個老太太叫老姑娘?我問母親:“奶奶為什么不是老姑娘?”母親說:“沒結(jié)過婚的女人才是老姑娘,奶奶結(jié)過婚。”可我心里并不接受這樣的解釋。結(jié)婚嘛,不過發(fā)幾塊糖給眾人吃吃,就能有什么特別的作用嗎?在我想來,女人年輕時都是姑娘,老了就都是老太太,怎么會有“老姑娘”這不倫不類的稱呼?我又問母親:“你給大伙兒買過糖了嗎?”母親說:“為什么?我為什么要給大伙兒買糖?”“那你結(jié)過婚嗎?”母親大笑,揪揪我的耳朵:“我沒結(jié)過婚就敢有你了嗎?”我越發(fā)糊涂了,怎么又扯上我了呢?


  
  這幼兒園遠不如我的期待。四間北屋甚至還住著一戶人家,是房東。南屋空著。只東西兩面是教室,教室里除去一塊黑板連桌椅也沒有,孩子們每天來時都要自帶小板凳。小板凳高高低低,二十幾個孩子也是高高低低,大的七歲,小的三歲。上課時大的喊小的哭,老師呵斥了這個哄那個,基本亂套。上課則永遠是講故事。“上回講到哪兒啦?”孩子們齊聲回答:“大——灰——狼——要——吃——小——山——羊——啦!”通常此刻必有人舉手,憋不住尿了,或者其實已經(jīng)尿完。一個故事斷斷續(xù)續(xù)要講上好幾天。“上回講到哪兒啦?”“不——聽——話——的——小——山——羊——被——吃——掉——啦!”
  
  下了課一窩蜂都去搶那兩只木馬,你推我搡,沒有誰能真正騎上去。大些的孩子于是發(fā)明出另一種游戲,“騎馬打仗”:一個背上一個,沖呀殺呀喊聲震天,人仰馬翻者為敗。兩個老太太——還是按我的理解叫她們吧——心驚膽戰(zhàn)滿院子里追著喊:“不興這樣,可不興這樣啊,看摔壞了!看把劉奶奶的花踩了!”劉奶奶,即房東,想不通她怎么能容忍在自家院子里辦幼兒園。但“騎馬打仗”正是熱火朝天,這邊戰(zhàn)火方歇,那邊烽煙又起。這本來很好玩,可不知怎么一來,又有了懲罰戰(zhàn)俘的規(guī)則。落馬者僅被視為敗軍之將豈不太便宜了?所以還要被敲腦蹦兒,或者連人帶馬歸順敵方。這樣就又有了叛徒,以及對叛徒的更為嚴厲的懲罰。叛徒一旦被捉回,就由兩個人押著,倒背雙手“游街示眾”,一路被人揪頭發(fā)、擰耳朵。天知道為什么這懲罰竟至比“騎馬打仗”本身更具誘惑了,到后來,無須“騎馬打仗”,直接就玩起這懲罰的游戲?烧l是被懲罰者呢?便涌現(xiàn)出一兩個頭領(lǐng),由他們說了算,他們說誰是叛徒誰就是叛徒,誰是叛徒誰當然就要受到懲罰。于是,人性,在那時就已暴露:為了免遭懲罰,大家紛紛去效忠那一兩個頭領(lǐng),阿諛,諂媚,唯比成年人來得直率。可是!可是這游戲要玩下去總是得有被懲罰者呀?膳碌娜兆咏K于到了?膳碌娜兆泳拖裨鲩L著的年齡一樣,必然來臨。
  
  做叛徒要比做俘虜可怕多了。俘虜尚可表現(xiàn)忠勇,希望未來;叛徒則是徹底無望,忽然間大家都把你拋棄了。五歲或者六歲,我已經(jīng)見到了人間這一種最無助的處境。這時你唯一的祈禱就是那兩個老太太快來吧,快來結(jié)束這荒唐的游戲吧。但你終會發(fā)現(xiàn),這懲罰并不隨著她們的制止而結(jié)束,這懲罰擴散進所有的時間,擴散到所有孩子的臉上和心里。輕輕的然而是嚴酷的拒斥,像一種季風(fēng),細密無聲從白晝吹入夜夢,無從逃脫,無處訴告,且不知其由來,直到它忽然轉(zhuǎn)向,如同莫測的天氣,莫測的命運,忽然放開你,掉頭去捉弄另一個孩子。
  
  我不再想去幼兒園。我害怕早晨,盼望傍晚。我開始裝病,開始想盡辦法留在家里跟著奶奶,想出種種理由不去幼兒園。直到現(xiàn)在,我一看見那些哭喊著不要去幼兒園的孩子,心里就發(fā)抖,設(shè)想他們的幼兒園里也有那樣可怕的游戲,響晴白日也覺有鬼魅徘徊。
  
  幼兒園實在沒給我留下什么美好印象。倒是那兩個老太太一直在我的記憶里,一個胖些,一個瘦些,都那么慈祥,都那么忙碌,慌張。她們怕哪個孩子摔了碰了,怕弄壞了房東劉奶奶的花,總是吊著一顆心。但除了這樣的怕,我總覺得,在她們心底,在不易覺察的慌張后面,還有另外的怕。另外的怕是什么呢?說不清,但一定更沉重。

  
  長大以后我有時猜想她們的身世。她們可能是表姐妹,也可能只是自幼的好友。她們一定都受過良好的教育——她們都彈得一手好風(fēng)琴,似可證明。我剛到那幼兒園的時候,就總聽她們向孩子們許愿:“咱們就要買一架風(fēng)琴了,幼兒園很快就會有一架風(fēng)琴了,慢慢兒地幼兒園還會添置很多玩具呢,小朋友們高不高興呀?”“高——興!”就在我離開那兒之前不久,風(fēng)琴果然買回來了。兩個老太太視之如珍寶,把它輕輕抬進院門,把它上上下下擦得锃亮,把它安放在教室中最醒目的地方,孩子們圍在四周屏住呼吸,然后蘇老師和孫老師互相推讓,然后孩子們等不及了開始嘁嘁喳喳地亂說,然后孫老師在風(fēng)琴前莊重地坐下,孩子們的包圍圈越收越緊,然后琴聲響了孩子們歡呼起來,蘇老師微笑著舉起一根手指:“噓——噓——”滿屋子里就又都靜下來,孩子們?nèi)套◇@嘆可是忍不住眼睛里的激動……那天不再講故事,光是聽蘇老師和孫老師輪流彈琴,唱歌。那時我才發(fā)覺她們與一般的老太太確有不同,臉上的每一條皺紋里都涌現(xiàn)著天真。那琴聲我現(xiàn)在還能聽見。現(xiàn)在,每遇天真純潔的事物,那琴聲便似一縷縷飄來,在我眼前,在我心里,幻現(xiàn)出一片陽光,像那琴鍵一樣地跳動。我想她們必是生長在一個很有文化的家庭。我想她們的父母一定溫文爾雅善解人意。她們就在那樣的琴聲中長大,雖偶有輕風(fēng)細雨,但總歸晴天朗照。這樣的女人,年輕時不可能不對愛情抱著神圣的期待,甚至難免極端,不入時俗。她們竊竊描畫未來,相互說些臉紅心跳的話。所謂未來,主要是一個即將不知從哪兒向她們走來的男人。這個人已在書中顯露端倪,在裝幀精良的文學(xué)名著里面若隱若現(xiàn)。不會是言情小說中的公子哥。可能會是,比如說托爾斯泰筆下的人物。但絕不是渥倫斯基或卡列寧一類。然而,對未來的描畫總不能清晰,不斷的描畫年復(fù)一年耗損著她們的青春。用“革命人民”的話說:她們真正是“小布爾喬亞”至極,在那風(fēng)起云涌的年代里做著與世隔絕的小資產(chǎn)階級溫情夢。大概會是這樣。也許就是這樣。假定是這樣吧,但是忽然!忽然間社會天翻地覆地變化了。那變化具體是怎樣侵擾到她們的生活的,很難想象,但估計也不會有什么過于特別的地方,像所有衰敗的中產(chǎn)階級家庭一樣,小姐們唯驚恐萬狀、睜大了眼睛發(fā)現(xiàn)必須要過另一種日子了。顛沛流離,投親靠友,節(jié)衣縮食,隨波逐流,像在失去了方向的大海上體會著沉浮與炎涼……然后,有一天時局似乎穩(wěn)定了,不過未來明顯已不能再像以往那樣任性地描畫。以往的描畫如同一沓精心保存的舊鈔,雖已無用,但一時還舍不得扔掉,獨身主義大約就是在那時從無奈走向了堅定。她們都還收藏著一點兒值錢的東西,但全部集中起來也并不很多,算來算去也算不出什么萬全之策,唯知未來的生活全系于此。就這樣,現(xiàn)實的嚴峻聯(lián)合起往日的浪漫,終于靈機一動:辦一所幼兒園吧。天真爛漫的孩子就是鼓舞,就是信心和歡樂。幼兒園嗎?對,幼兒園!與世無爭,安貧樂命,傾余生之全力澆灌并不屬于我們的未來,是嗎?兩個老姑娘仿佛終于找回了家園,云遮霧罩半個多世紀,她們終于聽見了命運慷慨的應(yīng)許。然后她們租了一處房子,簡單粉刷一下,買了兩塊黑板和一對木馬,其余的東西都等以后再說吧,當然是錢的問題……
  
  小學(xué)快畢業(yè)的時候,我回那幼兒園去看過一回。果然,轉(zhuǎn)椅、滑梯、攀登架都有了,教室里桌椅齊備,孩子也比以前多出幾倍。房東劉奶奶家已經(jīng)遷走。一個年輕女老師在北屋的廊下彈著風(fēng)琴,孩子們在院子里隨著琴聲排練節(jié)目。一間南屋改做廚房,孩子們可以在幼兒園用餐了。那個年輕女老師問我:“你找誰?”我說:“蘇老師和孫老師呢?”“她們呀?已經(jīng)退休了。”我回家告訴母親,母親說哪是什么退休呀,是她們的出身和階級成分不適合教育工作。后來“文革”開始了,又聽說她們都被遣送回原籍。
  
  “文革”進行到無可奈何之時,有一天我在街上碰見孫老師。她的頭發(fā)有些亂,直著眼睛走路,仍然匆忙、慌張。我叫了她一聲,她站住,茫然地看我。我說出我的名字:“您不記得我了?”她臉上死了一樣,好半天,忽然活過來:“啊,是你呀,哎呀哎呀,那回可真是把你給冤枉了呀。”我故作驚訝狀:“冤枉了?我?”其實我已經(jīng)知道她指的是什么。“可事后你就不來了。蘇老師跟我說,這可真是把那孩子的心傷重了吧?”
  
  那是我臨上小學(xué)前不久的事。在東屋教室門前,一群孩子往里沖,另一群孩子頂住門不讓進,并不為什么,只是一種游戲。我在要沖進來的一群中,使勁推門,忽然門縫把我的手指夾住了,疼極之下我用力一腳把門踹開,不料把一個女孩兒撞得仰面朝天。女孩兒鼻子流血,頭上起了個包,不停地哭。蘇老師過來哄她,同時罰我的站。我站在窗前看別的孩子們上課,心里委屈,就用蠟筆在糊了白紙的窗欞上亂畫,畫一個老太太,在旁邊注明一個“蘇”字。待蘇老師發(fā)現(xiàn)時,雪白的窗欞已布滿一個個老太太和一個個“蘇”。蘇老師顫抖著嘴唇,只說得出一句話:“那可是我和孫老師倆糊了好幾天的呀……”此后我就告別了幼兒園,理由是馬上就要上小學(xué)了,其實呢,我是不敢再見那窗欞。
  
  孫老師并沒有太大變化,唯頭發(fā)白了些,往日的慈祥也都并入慌張。我問:“蘇老師呢,她好嗎?”孫老師抬眼看我的頭頂,揣測我的年齡,然后以對一個成年人的語氣輕聲對我說:“我們都結(jié)了婚,各人忙各人的家呢。”我以為以我的年齡再問下去不合適,但從此心里常想,那會是怎樣的男人和怎樣的家呢?譬如說,與她們早年的期待是否相符?與那陽光似的琴聲能否和諧?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請自覺遵守互聯(lián)網(wǎng)相關(guān)的政策法規(guī),嚴禁發(fā)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表情: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