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節(jié) 第三章
-
“知府這么橫插一杠子,擺明了是要落井下石,敲我們家竹杠。”老二呂敬澤說,“我求老爺子去找巡撫或晉王爺,讓他們幫幫忙,老爺子不找。我家四代人都給晉王府瞧病,給巡府瞧病,要他們幫這個忙不難。”呂敬澤說道。
“二爺您稍安勿躁,呂老太爺不找巡撫和晉王是有道理的。”馬大人看呂老太爺看著自己,就說,“人已經(jīng)被抓去了,想不花錢,肯定回不來,錢少了也回不來。 可是錢多了既花不起又不上算。你們找王爺也好,巡撫也好,他們肯定能說上話,但是,即使他們說了話,你們也還得要花錢。錢少花不了幾個,可你們反倒還要欠 王爺和巡撫的人情,鬧不好還把知府那邊給得罪了。這恐怕不是最好的辦法。”
呂老太爺點點頭:“是這個理兒。多少不過幾百兩銀子,犯不著花那么大的力氣。三兒沒罪,他們不會把他怎么著。知府與我也相熟,左不過是為銀子罷了。”
“這樣看來,三爺遲早能回來。送了銀子,就會回來的。”馬大人安慰說。
“那我這就給知府送錢去,把三弟弄回來。”呂敬澤說道。
“先不忙,他們不會為難老三的。老三現(xiàn)在要是回來的話,搞不好錦衣衛(wèi)又會把他抓走,那豈不是又得花一筆錢了?錦衣衛(wèi)比知府要黑心得多,所以現(xiàn)在不能急著去救老三,等錦衣衛(wèi)的事情應(yīng)對得差不多了,你再把銀子給知府送去。”呂老太爺對老二說道,同時眼睛看著馬大人。
馬大人道:“呂老太爺說得是!您在太原城還是極有面子的。”
“什么面子不面子,如果真有面子,別人還敢抓我的兒子孫子?不過是升斗小民,憑手藝混口飯吃,人頭熟點而已。”
“呂老太爺您可別這樣說。遭人欺辱并不能說明沒面子,面子大也不能保證萬世無虞。您看元順帝的面子夠大吧?太祖皇帝都還把他趕到荒漠去吃沙子了呢。建文帝的面子不大嗎?永樂皇帝都帶著大軍打下了南京呢。”馬大人說道。
“那倒也是。”呂老太爺?shù)溃?ldquo;現(xiàn)在難就難在老大,再就是大孫子。”呂老太爺看著馬大人道,“恩公您經(jīng)見得多,還得勞煩您給拿拿主意。”
“老太爺謬贊,馬某愧不敢受!大主意還得您來拿才是。我就不揣冒昧給您說道說道。”馬大人分析說,“三爺?shù)氖拢f起來還是因您長孫的事引發(fā)的。所以如何 解決您大孫子的事才是關(guān)鍵。而要抓呂連安的各路人馬中,最要緊的不是太原府,而是錦衣衛(wèi);錦衣衛(wèi)中,京城來的錦衣衛(wèi)更為關(guān)鍵。只要把京城來的錦衣衛(wèi)說通 了,太原的錦衣衛(wèi)自然就不會為難咱們。而京城來的錦衣衛(wèi)中,那個王思誠則是關(guān)鍵中的關(guān)鍵。如果他能夠高抬貴手,哪怕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老太爺您孫子的事就 比較好辦了。”
呂老太爺點點頭道:“馬大人所言極是。經(jīng)您這一點撥,事情就透亮了。我也曾這么尋思來著,但難就難在如何能讓那錦衣衛(wèi)千戶高抬貴手啊。”邊說,邊望著馬大人,兩眼里滿是殷切的期望。
“要想做通王千戶的工作,估計得費一番周折。只是不知道咱呂家有沒有關(guān)系能搭上他,能搭上就好辦了,到時再去做通他家里或他的工作。只要他不再追究您孫子,貴府就太平了一半,剩下的問題就是籌錢救院判大人,這就要單純得多,也明朗得多了。”
呂老太爺點了點頭,捻著胸前的胡須道:“不瞞恩公說,這幾天來我一直在搜腸括肚地想辦法,但想破腦袋也沒能找到可以和王千戶攀扯得上的關(guān)系。”
“我如果通過王妃讓小王爺從中疏通一下,應(yīng)該可以吧?小王爺?shù)拿孀,他們總得賣吧?”呂敬澤插嘴道。
呂老太爺搖搖頭,說:“這條路走不通;就是走得通也不能走。那個千戶雖然是太原人,可他是皇帝手下的,那就是京官。太祖成例,王爺勾結(jié)京官,死罪。這無 異于陷王爺于不義,又焉能落好?”說著,略一沉吟,想說什么,又搖了搖頭。一會兒,又猶猶豫豫地說道,“如果通過太原的錦衣衛(wèi)呢,不僅要使一大堆銀子,而 且感覺也不太妥當……”可到底不妥當在哪里,他也沒有想明白。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