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節(jié) 第六章
-
36
什么是藝術(shù)?有藝術(shù)感覺的形式就是藝術(shù)。——他們就弄這種東西。因為他們有充分的經(jīng)費和研究生,他們的終身職業(yè)就是制造各種說法。
…………
現(xiàn)代藝術(shù)真是知之者知之,不知者不知。它不帶有任何社會性,倒是帶有密宗的性質(zhì)和禪宗的性質(zhì):你自己知道,誰也不知道。
在現(xiàn)代藝術(shù)中間只有一個誠實,就是作者的誠實,他知道他沒有胡說八道;但是他知道他說出來的和別人胡說八道出來的,看去會是一樣的。
37
藝術(shù)是靈性的,是生命的;非藝術(shù)是模仿的、非靈性非生命的,是不得已生活的。而兩者可以毫不相關。生活上最失敗的人,完全可能是生命至燦爛的人;而生活中看似無比成功的人,可能卻是行尸走肉。
以機械的眼光看事物的表象,藝術(shù)、非藝術(shù)會是完全一樣的,比如都是喝酒,或者都是月光,沒什么不一樣。但是曹操、李白喝酒就成了藝術(shù),“窗前”千秋萬代都“明月光”,而在某一時刻,它就成了藝術(shù),為什么呢?原因就是有一個根本的不一樣,就是有靈和沒靈。
38
為什么中國有那么多人走寫詩這條路?我說還就是因為這條路哇,看著是條名利之路,而它要的走路成本似乎特別低,就是那個創(chuàng)作材料哇,它特別簡單,比畫畫兒簡單多了,寫寫字嘛,誰都會。這就跟Lotto買的人特別多一樣,要說打麻將賭,就還復雜了點兒。
而其實呢,詩是最難的了,難也就難在這兒,它沒有技術(shù)的臺階可攀,你達則達,不達你無路可循,你此刻達,彼刻可又不一定了。這就不像畫畫兒了,匠人不匠人的,他上了幾個臺階是幾個臺階,有功力在那兒就是個依靠。
39
寫詩總在神會之時,讀詩又何嘗不是?神會而得意,得意而忘形,是詩的至境。詩有神方為好詩,而好詩無神硬讀也成濫調(diào)。因此我告誡自己,詩不要專門讀,于神中會便好。
40
現(xiàn)在就是世界物化,人也物化,藝術(shù)也物化,評論也物化。
但是就像上帝把氣吹到人身上,人就活了一樣,沒有這個呼吸,它就是死的。
無論你怎么研究它的鼻子、耳朵、眼睛,它沒有這口氣,沒有呼吸,它還是死的。
那死的東西論高下的話,那也沒有呼吸,那就像稱石頭似的,看哪個重吧。詩看它用多少手法,文看它造多少形式,那個秤呢,還是個西方秤。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