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節(jié) 從觀照一朵山芙蓉開始
-
前幾年秋天,到南投的山中住了幾個月。
那是個山芙蓉盛開的季節(jié),三合院的圍墻外佇立著幾棵清麗的山芙蓉,從清晨而至薄暮,只見花朵由白轉(zhuǎn)紅,計算著一天之中光陰的刻度,好像時光之神的腳步在花瓣上輕巧地挪移,留下純白、粉紅、深紅的足跡。
每天,我們總要與山芙蓉照面好幾次:清晨的山芙蓉,潔白無瑕的容顏,宛如清新的少女;正午的山芙蓉,艷紅的模樣,充滿成熟的韻味;黃昏的山芙蓉,則褐紅的皺紋滿面,即將邁向死亡了。從花開至花謝,每一朵山芙蓉的一生盡在眼底。
山芙蓉樹下經(jīng)常圍繞著好奇“為何這花有紅有白”的人群,大人們抬頭望著,伸手比了又比;孩子們則在樹下騎腳踏車,溜滑板……從古老的木頭窗欞望去,紅白相映的山芙蓉樹下連人影也變得美麗起來。
“這是山芙蓉,又叫做一日花,一天內(nèi)花朵由白轉(zhuǎn)紅,你看到這些褐紅色的花朵是未掉落的昨日之花。”我說。對于這么特別的花,眾人都格外有興趣。
山芙蓉真的一定會由白轉(zhuǎn)紅嗎?我趁著出門之時摘下一朵山芙蓉放在車上,一路上觀察著,奇妙的事情發(fā)生了!
離開了枝頭的山芙蓉仍堅持地隨著陽光與時間的變化,在中午時變成紅色,一如在樹梢上的顏色一般。山芙蓉離開枝頭為何還能變成紅色,無法得知;只知道這樣的改變是不斷變化而來,而非立即形成的。
人生許多事情,不正如山芙蓉般不斷地轉(zhuǎn)變嗎?生、住、異、滅,成、住、壞、空。只是我們不常觀照它的生起、維持、變異、壞滅等現(xiàn)象,對于無常也就無法了然于心。
因此,我們很容易執(zhí)著于某個階段的印象與感覺,如:“不是本來好好的,怎么會變成這樣呢?”“以前怎樣怎樣,為什么現(xiàn)在都變了?”而難以接受當(dāng)下的真實情境。
面對現(xiàn)象的變化、因緣的流轉(zhuǎn),我們只有觀照、再觀照,直至通達無常、無我。如果人事太繁雜,變化太迅速,再加上情感使然,很難客觀超越去觀照的話,那么,不妨從觀照一朵花開始吧!
向大自然學(xué)習(xí),大自然會是最好的老師,那年,那山中的山芙蓉如是告訴我。
心靈小花圃
山芙蓉:是秋冬時節(jié)最醒目的野花,因花色多變,早晨是白或淡粉紅色,至傍晚轉(zhuǎn)成桃紅色,又名“三醉芙蓉”。
觀照:“世間無盡地流轉(zhuǎn),若我們想要完全理解它,只會被它帶入混亂。但若清楚地觀照世間,真實的智慧就會生起。”(《阿姜查的禪修世界》阿姜查著)
觀照無常、無我:面對現(xiàn)象的變化、因緣的流轉(zhuǎn),我們只有觀照、再觀照,直至通達無常、無我。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