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節(jié) 第一章
-
1
電視劇《喬家大院》播出之后,晉商形象深入人心。一夜之間許多人才知道,看似貧窮的三晉大地,曾經誕生過富可敵國的豪商巨賈,而晉商身上洋溢著的那種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那種走出山西立志天下的豪邁氣概,那種憂國憂民報效祖國的高尚情懷,扎扎實實地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山西人。
一個商人對歷史使命的認知、對時代脈搏的把握,對晉商精神的躬身力行,歷千難而不覆的精神終于被時間定格成歷史,印在時代的“底片”上,成為了我們共同的記憶。
多年之后,再次踏上三晉大地,我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新一代晉商站在市場經濟的潮頭,適時捕捉到了改革發(fā)展的契機,秉承晉商精神,再次創(chuàng)造了許多輝煌成就。更令人欽佩的是他們的觀念和境界超越了以往先賢,他們走在全新的路上,使得晉商精神再一次光大。
2
山西處于黃土高原向華北平原的過渡地帶,平均海拔1000—2000米,地形復雜,山區(qū)和丘陵占三分之二以上,山脈延綿起伏,溝壑縱橫巍峨。山西多的不僅是山,還有煤。作為耳熟能詳?shù)哪茉创笫,山西的煤炭儲量目前探明?654億噸,占全國煤炭儲量的26%。這個數(shù)字換個直觀的、形象的說法,就是可以供人們使用五百年。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五百年確實太短暫了。還有什么更有效的辦法,能使五百年不斷延伸?即使不能無限延伸,哪怕只是在歷史的長河中延長一段,五百年后的子孫該是多么幸福。
天生就具有悲天憫人的歷史使命感、敢為人先的社會責任感的人多不多,有多少?我們無法得知答案。但是,在中國、在山西,李寶山肯定是其中的一個。
盡管這一天是周末,李寶山的睡眠時間照例不到6個小時,早晨起來幾乎一睜眼就在不停地接打電話處理工作上的事情。上午的第一項安排是和省里相關部門研討十二五規(guī)劃、節(jié)能減排戰(zhàn)略,然后是接受我們的采訪。下午還要坐到談判桌前商談下一步的工程項目,直到深夜。用公司管理層和員工的話來講,李寶山就是一個典型的“工作狂人”,無論再忙再累,只要一談到工作總是精神抖擻、神采奕奕。坐在我們面前的李寶山總裁,架一副烏金邊眼鏡,雙目炯炯卻不逼視;嘴角微揚,給人親切的感覺;說話思維敏捷,條分縷析,侃侃而談。眼前的李寶山分明就像是一個學者,如果不是事先有了一定的了解,無論如何你也想不到他是位企業(yè)老總。李寶山出生在山西大同農村。和所有生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人一樣,李寶山人生的第一課也是貧窮和苦難。時代對于人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幼年的烙印總是深深地鐫刻在每個人成長的道路上。雖然家境貧寒,但父母的勤勞樸實、善良隱忍對李寶山的性格形成影響很大,為家里出點力、為家鄉(xiāng)人做點事是他從小就有的信念。李寶山走出農村的第一站是軍隊。在這個大熔爐里,他把農村兵吃苦耐勞的勁頭帶到部隊。不知疲倦地自我修煉,默默地錘煉著適應社會的生存手段。7年后的1991年,他轉業(yè)并進入到山西煤運部門工作,這一干又是20年。這20年,是李寶山人生艱苦跋涉的20年,也是他奮斗積累的20年。期間,他先后做過煤運公司賓館經理、煤站負責人、省天然氣公司總經理,再到現(xiàn)在山西雙良再生能源產業(yè)集團總裁,無一不是直接或間接和煤打交道。無論從事什么工作,李寶山總是撲下身子,全心投入。為了搞好經營,他絞盡腦汁思考和琢磨提高效益的措施,所供職的單位和部門總因為他的領導有方而效益大增,備受上級好評和嘉獎。而對于名利,他看得很淡,因為他苦苦追求的是竭盡所能完成父輩的心愿,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造福更廣大的人們,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
這個信念時刻激勵著他,讓他的心中始終涌動著創(chuàng)業(yè)的激情。
工作之余,他通過新聞、報紙到后來的網(wǎng)絡,如饑似渴地了解和獲取各種信息,分析和研究國家政策。李寶山沒有打牌賭博或是泡歌廳酒吧等亂七八糟的愛好,由于博覽群書以及長期生活在煤炭大省,耳聞目睹的污染和破壞,使節(jié)能環(huán)保意識老早就在李寶山的腦海生根,父親那句“為老百姓做好事”的教誨也總縈繞在他腦海。所不同的是,他愛父母愛家人的情感在后來的歲月里逐步演繹升華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愛之心,同時,他做好事也漸漸不局限于為家族為村里、為單位為員工,而是把保護周邊能源、環(huán)境安全,利用再生能源給千家萬戶送去溫暖作為自己追求的終極目標……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