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節(jié) 第四章
-
爺爺把自己車門打開,沖著我們喊:“你喊什么。】鞄椭ナ帐!”
我沖過去,“爺爺!爺爺!那個棺材下面有夾層!我……”
爺爺又看了我一眼,“這是誰告訴你的?”
我說:“沒人告訴我!我下去時,那個棺材到我小肚子,那個古尸也基本到我屁股位置,墊得這么高,我想下面不該是實心的吧!所以下面肯定有夾層!”
爺爺笑了,“還挺動腦子的嘛!”
我心里著急,“爺爺!快點下來!我……我再下去一趟,給你弄幾樣東西上來,你就信了!”說出來我就后悔了,真要我下去,我還真有點擔心,怕在里面吃不消,估計苦膽都得吐出來。
爺爺笑了,“傻小子!你到車上來!”
我猶猶豫豫地上了車。爺爺說:“其實一下去,我們就發(fā)現(xiàn)了,只是下面的東西被順走了,全部換上了大石頭。這古代人怕是也擔心有鬼魂這一說吧,拿些石頭騙騙死人。”
我恍然大悟,沒看出來這些個老家伙真這么精。我又問:“那……那為什么我們不把那尸體挖出來賣掉!應該也可以賣不少錢吧!”
爺爺哈哈大笑,“我的傻孫子,如果真那么容易,你爺爺我早就退休了!尸體沒得賺的,誰會拿個尸體擺在家里辟邪?老毛子買了連中國都出不去,他們就算研究,也該研究自己國家的。這些個尸體啊,就留給專家去弄吧!”
我恍然大悟,看著外面。叔叔他們正在把那個盜洞填上,我又問:“爺爺,那個頭盔能賣多少?”
爺爺說:“賣給專門收古董的,也就是10萬不到,賣給收藏的,15到20萬吧,賣給暴發(fā)戶或者老毛子就不一定了,基本上30萬左右了。珉兒,你今天表現(xiàn)得還可以。這行最要緊就是細心!”
我低下頭,“我今天都吐了。”
爺爺又哈哈大笑,“那個正常,你二叔當年嚇得尿褲子了呢!哈哈!”
我心里暗罵二叔無數(shù)遍,哼,凈戲弄我。我又問:“爺爺,還有那把斷刀,怎么不拿呢?修好也可以賣錢啊。”
爺爺說:“什么東西最好不要給人拿完了,還有就是那把刀不值錢,懂行的一看是個殘的,殺價殺到只會白送別人了,與其惹氣受,倒不如讓它繼續(xù)在地下躺 著。這老東西的修補可是麻煩得很呢,還容易留下證據(jù)!要是破一點還好,你看那刀都斷成幾截兒了,就算修好,賣幾千塊,還不夠我修的錢呢!”
我再次恍然大悟,原來這里面這么多道道。敔斀裉焖坪醴浅酚诮o我說這些,我又問:“爺爺!聽小舅說他們有次下去,碰見帶暗器的墳是嗎?”
爺爺說:“嗯,有的,不過在新疆少啊!這一個個放羊的,哪有這樣的心思啊。那次……不提了!”
我想想也是,又問:“爺爺,你們是怎么發(fā)現(xiàn)這個墳的,這墳上又沒告訴你。”
爺爺說:“要注意看周圍的環(huán)境。還有你就想,這不是戈壁灘,這是草地,有人在這生活,看看這個地方適合人住不,人不會住在上風口,對吧?”
我點點頭,爺爺接著說:“你記住,少數(shù)民族人的墓坑呈長方形,長2米,寬l米左右,深近2米。在坑的一側(cè),要挖一個洞穴,尸體就放在這個洞穴里。死者 頭朝西,腳朝東,面朝上。把尸體安放好后,要用土塊把洞穴口堵死,然后再埋土。墳的外形大都是長方形,也有圓形的,有的還形成宮殿的樣子,頂部有新月,墳 地周圍要筑成長方形的墳墻,墻頭用土塊壘成花紋,這稱為‘麻扎’。
“有一天草地被羊群吃光了,年老的過世了,基本上就地就這么埋了。在一百多年前,流行用石灰撒墳,因為白色好看,還殺菌,尸體保持時間長,很容易出干尸。你二叔他們車上石灰味大,就是為了適應這個味道。拿到貨,靠味兒就知道大概是什么年代的。”
說話間,他從旁邊拿出個小油紙包著的東西。打開后,我定眼一看,是個造型很奇特的燈盞,只有手掌大小,上面是個小姑娘,端著燈捻。
爺爺說:“你聞聞看,能聞出什么?”
我把這個燈盞靠近鼻子一聞,果然有股似有非有的石灰粉味傳進了鼻子。我說:“嗯。爺爺,有呢,很淡,還有銅的味兒!”
“嗯。這個作假不來的,作假的石灰味為主,銅味為輔,而真的東西,石灰味和銅味是一樣的,還帶有些許土星子味!”
“可是爺爺,我還是不會看墳。”
“嗯。這是一種感覺,你大概猜到幾百年前有人在這兒住,只要你能想到他在這兒住的理由,就能找到他的墳!還有一點就是定位。幾百年的土疙瘩,肯定沒有 墓碑了,只有土疙瘩。有錢人的土疙瘩都大,墳和周圍的環(huán)境有不協(xié)調(diào)的地方。比如說今天這個墳,你看看周圍一馬平川,而唯獨多了這么個土包。”
我透過車窗,四下望去,果不其然,真是只有這么一個孤零零的小山包。我好像明白了些什么。這時,爺爺又說:“這在百年前可是好地方,草多,地方平,你 看那邊的坳口,他們就住那兒,背風,羊跑哪兒都可以看到。這家人能找軍士陪葬,看來當年身份還是不錯的!可惜人走得快!應該草沒吃完,就走了。”
我大吃一驚,“啊?這都能看出來?”
爺爺有些得意,說道:“你看!那處坳口還有塊水泡子,如果當年草吃干凈了,這塊地方不可能留住水的,早成戈壁灘了。只不過,這水泡子越來越小了,差不多也到頭了!”
我再次震驚了,問:“爺爺,為什么這么說呢?”
爺爺說:“他們埋人有一點和我們差不多,都講究方位,只不過他們是坐西朝東,我們是坐東朝西。他們還講究依山傍水,他們挖了離水最近的地方做墳,又很旱,人就保存得比較完整了。”
“哦!爺爺!爺爺!還有……”
爺爺笑了笑,閉上眼睛開始養(yǎng)神,說道:“孫兒!你要知道的還多著呢,爺爺今天有點累了!睡會兒。你去幫你叔他們干活吧,一會兒還要趕路!”
我知趣地下了車。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