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節(jié) 烏邦人
-
遙遠的天空有條河,
它的名字叫銀河。
遙遠的銀河有顆星,
它的名字叫太昊。
凡到過太昊系的外星人,都知道那里有座生命的木球。
在木球上,居住著無數(shù)善良的人們和可愛的動物。那是一個綠浪重重疊疊、林濤聲聲入耳、遍地花盛開、漫天鳥飛翔的桃源世界。在那里沒有戰(zhàn)爭和武器,沒有軍隊和兵種,因此也就沒有屠殺和血腥。人和其它動物和睦相處,共同構(gòu)筑了一個祥和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名字叫烏邦。
烏邦,國分九洲,人壽三百余。
據(jù)說,當?shù)厣L著一種色如瑪瑙、形似繡球的紅圣子和一種外表狀若紡槌、口感清脆甘甜的長生果,人們食之,青春常駐,精神煥發(fā);蛟S,這是木球人長壽的秘訣之一?
烏邦九洲之中,第二大洲叫華洲。
華洲洲長的女兒名喚如嬴。
如嬴出落的風華標致,像朵水芙蓉,嬌羞而不冶。
這天,如嬴早早起床,洗漱完畢,輕撩紗幔,站在窗前獨自發(fā)呆。
窗外,燈火徹明。遠處寬闊的大道上,飛動著排排仿生機械清潔蟲。它們是‘城市美容師’,各司其責,清理打掃著不同路面上的城市垃圾,然后會飛往指定的地方‘排泄’出‘肚’內(nèi)已經(jīng)轉(zhuǎn)化為肥料的有機物或其它可以再生利用的資源與能源。
如嬴的美眸中,閃動著企盼的神色。
她企盼天亮后,去赴一個約會。
約會的‘對象’是烏邦華洲美術(shù)展覽館中一尊當代藝術(shù)雕塑。開展的前三天,她都去過那里參觀,可她仍然對此戀戀不舍。
太昊初升,華洲的中心城市龍市呈現(xiàn)出現(xiàn)代建設風貌。
筆直的行車道兩端距離足有三百余米寬闊。
長長的路面上每隔一二千米都有一座橫跨道路的過街天橋,橋面和階梯均安裝有自動化運輸電梯,使出行者不必費力即可上下邁過橋體。天橋兩側(cè)的廣告牌精湛精美、醒目突出。
路中心區(qū)域是一道寬長的花壇綠化帶,把行車道分成兩大部分。每個部分又分為四條流暢的同向行車路線,供南來北往的短途、長途及運輸車輛行駛。道路上沒有紅綠燈,沒有橫穿街面的行人,更沒有家用或假公濟私的小汽車。所有車輛各行其道,井然有序。天橋的另一作用就是行人侯車站。過往的車輛時兒挾持著陣陣清風把花壇內(nèi)彌漫的花香拂入侯車者的鼻息,令出行的人們個個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大道的兩旁,種植著三排高大茂盛的闊葉樹,樹下的道路建設卻是給行人和居民提供健身與出行方便的設施:有代步的沿街路面自動化載人電梯,有跑步、騎車鍛煉身體用的專用道,有規(guī)劃整齊的街頭攤位。緊臨專用道與座座商品樓或住宅樓的街面是行人自由區(qū)……
這也是烏邦道路城建的一個縮影。
木球人就生活在諸如他們規(guī)劃的道路那樣一個即開闊通達又豐富多彩的現(xiàn)實社會里。
昊光燦爛,如嬴趕到美術(shù)展覽館。
在第一展覽大廳內(nèi),朱砂色的臺座上擺著一尊精美的墨玉雕刻作品:一位青春少年猶坐桌前,身體前傾,單拳托腮,只手撫案,兩眼凝視遠方,思絮飄往八荒。
這尊人物雕像,采用了虛實相結(jié)合的手法,即有嚴謹逼真的具象實體刻劃,又有抒情豪放的抽象意態(tài)渲染,取舍得當,造型優(yōu)美,刀工精湛,渾然天成。特別是男孩那略帶黯然的迷離眼神,刻劃的尤為細膩生動、入微傳情。
站在這尊極具寫實又極富想象力的雕像面前,會讓人身不由己滋生出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莫明情愫。
雕像作品取材獨到,質(zhì)地通體黝黑,初看如墨,細觀隱隱約約黑如深邃的夜晚,給人一種神秘朦朧、意遠景深的空靈之感。
也許是在潔白的展廳和多彩的藝術(shù)作品之中更顯黑色雕塑沉穩(wěn)奪目的原因,吸引了眾多觀眾流連忘返的目光?伤鼮楹斡志哂腥绱藦娏业財z人心魂的感染力呢?還有,就是叫米羅的作者為何沒有給這么好的作品配上一個相得益彰的主題名稱呢?
趁著人少之際,如嬴安靜地去觀賞、去感悟雕像中透析出來的那股無形的魅力之所在,并試圖解析作者賦予作品人物的心靈感觸與神往何為。
此刻在她的身旁,站著另一位觀賞者,他就是這尊雕像的作者,烏邦意識學院學生、當代藝術(shù)雕刻大師米羅。
烏邦學分三類,物質(zhì)學院、意識學院和醫(yī)學院。
美術(shù)系屬意識學院中的一個科系。這次藝術(shù)大展,薈萃了烏邦當代新老名家的杰作,米羅是烏邦藝術(shù)界屈指可數(shù)的佼佼者。
然而,直到布展開館,米羅也沒能給自己的雕刻作品起一個響當當?shù)馁N切名稱。他心情不佳,也天天趕早來到展覽大廳,希冀守望著自己作品的同時,通過與作品人物心靈的溝通去揭示藝術(shù)生命的力量內(nèi)涵。
米羅凝視著自己的作品,漸漸地,他的眼神和作品人物中那位青年小伙兒的眼神一樣,迷惘、空朦、縹緲、永無止境。
一旁專注塑像的如嬴在移動徘徊中,無意間幾次捕捉到身旁這位高個子青年眼中流露出的和雕像青年如出一轍的迷人眼神。
如嬴暗道:“這人是誰?好英氣,好面熟,他為什么也會有如此黯然神傷的目光?難道他讀懂了作品人物的思想真諦?不由刻意地的多瞄了米羅幾眼。恰巧,米羅的目光與她相遇。如嬴迅速收回自己的視眸,心中猶如春風蕩湖,泛起層層圈圈似有若無的漣漪。
米羅注意到了身邊這位忠實的觀眾。他發(fā)現(xiàn)自己似乎擋在人家面前,便悄悄向后退出兩步,把最好的位置騰給了嬌美的少女。如嬴友好地向米羅報以言謝的微笑,隨后佇立在雕像對面。
如嬴身后的米羅,長得人高馬大,但并不顯得粗憨笨拙。
他一副運動健將般的身軀,面目清秀斯文,帶有一種大男孩的羞澀。
退后了幾步的米羅,并非完全是主動給人‘讓位’,這是藝術(shù)家在對待藝術(shù)作品欣賞中的一種常有習慣:近看細節(jié)刻劃,遠看整體形態(tài),距離產(chǎn)生美,這也是把握全局的藝術(shù)觀所需。
如嬴的回眸一笑,并沒讓米羅動心,他腦海中此刻全是對作品主題的深思。
可是,眼前畢竟站著一人,目光不可能全部集中在作品之上,第一視覺無法超越活生生的姑娘。米羅干脆把自己的視域擴大,把整個作品與環(huán)境結(jié)合起來重新審視。
本來,雕塑作品就不是孤單的藝術(shù),它不同于繪畫的視覺語言。繪畫作品能夠獨立,在于繪畫元素中自有的環(huán)境表現(xiàn),使平面藝術(shù)呈多元化的立體錯覺。雕塑作品沒有其它輔佐的視覺語言,立體的藝術(shù)只能放在真實的空間場而不是臆造的空間來顯示藝術(shù)生命力。
就是這么退后一步天地寬的審視,讓米羅興奮地幾乎要跳了起來。
“想不到,想不到!自創(chuàng)這幅作品到現(xiàn)在,難為的我連個作品名稱都沒能取好,鬧得近日參觀的人們議論瞎猜,有觀眾說我故弄玄虛嘩眾取寵,好聽點兒的說無名就是題名、也是藝術(shù)造詣,能讓人們充分發(fā)揮理解與想象的空間,給人以更多的啟迪等等。
可有些人特別是一些小孩子,稍不留神就把我的這件作品叫成了《米羅》,豈不令人啼笑皆非?自己都不能把自己的思想與主題明白示人的作品,怎配叫完美無憾的藝術(shù)品呢!這下好了。”米羅暗自欣喜萬分。
放寬了眼界,自然做到了情景交融。他觀察到,佇立在作品面前的姑娘,青絲云垂,粉裙蝶靜,身姿裊娜,體態(tài)柔美。輕盈的她和厚重的雕塑不期而遇,互為映襯,對比格外鮮活。
在這個藝術(shù)世界里,仿佛只有她和他二人的存在。剛和柔,動與靜,黑與白,輕與重,虛與實,韌與力等等,無不顯示出勃發(fā)的生命活力。這才是真正的天合之作,美之所在!看其情景彰顯,韻律合拍,讓人體會出其間的精髓與美感,藝術(shù)無止境,天更闊,思更遠……
“《思》?”一個靈感從天而降。
米羅驚嘆自己此刻才情噴薄,似乎真正步入了藝術(shù)殿堂之內(nèi),而開啟藝術(shù)殿堂大門的人就來自眼前這位天使般的美少女。他簡直想沖過去擁抱這位帶給自己靈感的姑娘,向她鄭重地道聲謝,但他沒有如此唐突冒昧。米羅克制著自己飛揚的激情,沉穩(wěn)地來到如嬴面前,彬彬有禮地主動作了自我介紹。于是,他們相識了。
在米羅的盛情邀請下,如嬴興致勃勃地參觀了各個展廳中眾多的藝術(shù)作品。米羅十分耐心和詳細地向如嬴重點推薦與講解了不少作品的藝術(shù)表現(xiàn)主題、手法、技巧及美學觀點,這讓如嬴在敬佩之余目不暇接。
他們來到一幅《世紀之末》的油畫作品前,米羅告訴如嬴:
“這是天才畫家芬達根據(jù)夢中場景描繪的一幅震撼人心的作品,引起了學術(shù)界和社會上強烈的反響。他以超現(xiàn)實的藝術(shù)手法刻劃出一個個逼真的藝術(shù)人物形象。在他的筆下,一些人物身上的皮膚汗腺和毛細血管都被真實再現(xiàn),就連眼中瞳孔甚至一根一縷的頭發(fā)中、如果你拿放大鏡觀察的話,會發(fā)現(xiàn)其中也融入了環(huán)境外部的反射景物。凝視之下,那彌漫在空中的光和各種物體的形色質(zhì)地無不栩栩如生,仿佛你已經(jīng)進入到真實的環(huán)境里,成為作品中的角色。”
如嬴全神貫注到畫面上。
在她的眼中,畫面上所有事物漸漸地成為現(xiàn)實:天空滾滾的硝煙與濃云交織,黑暗的云層里電閃雷鳴。地面上尸體橫陳,血流成河。猙獰可怕的怪物撕噬著手無寸鐵的人們,煙霧籠罩下的草木似也承受不住沉重的踐踏紛紛倒伏。
血肉橫飛的場面讓如嬴嚇得汗毛倒豎,她恐懼地失聲叫道:“天啊,救我!”
米羅急忙挽住她的手臂離開畫面。胸中起伏的如嬴額頭已然生出細密汗?jié)n,逃離畫面的她還緊緊地抓住米羅的衣袖!良久才意識到自己一時失態(tài)。為掩飾自己的窘相,如嬴松開了手指,羞澀一笑,指著另一幅畫面問米羅:“這幅作品的作者叫休斯,他也是你們美術(shù)系的同學嗎?他畫的這幅作品怎么讓人感覺怪怪的,他到底想在說些什么呢?”
如嬴指向的那幅畫,看上去實在有些滑稽可笑:
一頭抹著粉唇的灰色小毛驢,鬃背后披著一個黃色小坎肩兒,后胯處套了一件橙紅色的三角褲頭。小毛驢歪著碩大的腦袋正對畫面,露出口中兩排大牙對著觀眾獨自憨笑。
作品的題目是《美的標準》。
米羅答道:“沒錯,休斯也是美術(shù)系的學生,思想怪誕,能言善辯。他的作品表達了什么思想主題恐怕只有他自己才能夠解釋了。”
參觀完藝術(shù)作品,兩人揮手告別。
如嬴回到家中,恰好自己的好友艾麗絲來訪,好朋友相聚話也多,如嬴把自己在美展中認識米羅的經(jīng)過告訴了艾麗絲。
艾麗絲一臉羨慕道:“喲?怪不得這幾天沒去找我,原來跑到展覽館陶冶性情了,還認識了當代藝術(shù)名人。”轉(zhuǎn)而詭笑道:“瞧你把那小子夸得比花兒還要好,該不會暗戀上人家了吧?他真得如你所講那么有型有魅嗎?何時帶我去參觀參觀他的尊容?”
如嬴害羞道:“胡說什么呀?剛認識而已你就來取笑人家,真不夠姐們兒!”
艾麗絲反駁道:“誰呀?你看你,面泛桃花,必是有了艷遇,眼冒綠光,肯定發(fā)現(xiàn)了獵物。嘻嘻……我是怕你初上戀途就迷失自我呀!”
兩位姑娘“嘻哈”一團,最后商定,展覽結(jié)束之后,兩人一起結(jié)伴去意識學院美術(shù)系‘參觀參觀’。
如嬴和艾麗絲相約同去意識學院,兩位美貌的姑娘走在一處顯得格外光彩照人。
艾麗絲,紅發(fā)皓齒,肌膚細嫩,上著鵝黃長袖衫,下穿乳白短筒褲,系一條粗曠的棕黑腰帶,挎一個玲瓏的淺紅提包,她和身著粉黛套裙的如嬴并肩而行,難免招來不少路人回眸。
意識學院內(nèi),白樓紅瓦,綠地藍天。
林蔭下散落著排列有序的長椅,椅上有三五學子看書聊天。
草坪中點綴著不同時期學生們在校時的創(chuàng)意雕塑作品,一些象征性的木藝柵欄區(qū)分開各系的領地。如嬴和艾麗絲踏進校門,撲面而來的感受就是時尚優(yōu)雅的氣息和靜謐怡心的氛圍。
按圖索驥,兩位姑娘找到美術(shù)系。
畫室里,一幫學子正在畫靜物。
米羅抬頭見是如嬴領了另一位漂亮的姑娘來看望自己,高興地對那些有心沒心作畫的同學喊道:“芬達、休斯、阿龍……別再裝模作樣用功了,起來起來,我給你們介紹介紹……”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