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在线免费看_2021午夜国产精品福利_国产视频精品视频_1024cl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2019

第6節(jié) 奇文

面對遠(yuǎn)江帆影和蛇山官兵,游客們個個猜疑,人人生奇。
    鐘子期更是不明就里,他無熟人可問,只能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偎靠在一棵樹前順手拿 出一個月餅邊嚼邊聽嘈雜人群中不同人的對話。
    樹后兩人言語引起了他的注意。
    有一人像是自言自語:“快了快了,快過來了!敬業(yè)、之奇,你們地下如若有靈,看到今天的變化也可聊以自慰了。”
    另一人接話:“是哩,想這大唐天下總有撥亂反正的時刻,李家江山豈會容武家久占?駱兄,你那《討武曌檄》也沒算白寫呀。別看武曌獨權(quán)專攬,到頭來權(quán)衡利弊還得把皇權(quán)交給李家,真是大快人心。”
    “包兄,現(xiàn)在說此話尚有些過早,武三思和武承嗣雖然沒了其姑武曌皇后作依靠,但他們和韋后勾結(jié)一起對付中宗,亦令人擔(dān)心哪。”
    “咳!去了一個武后,又上一個韋后,同樣都是覬覦大唐。不過我想不明白,武曌為何到了暮年反而變得心軟,把皇位交還給了曾讓她親自罷黜并被貶為廬陵王的李顯呢?”
    “包兄,武曌篡權(quán)奪位,一生殺人無數(shù),有她難言之隱。你知那個‘曌’字是什么意思嗎?


    ‘曌’為日月當(dāng)空,讀照也,乃天照的意思,這個字并非她所創(chuàng)造,是從東瀛來的人送給她的二十個字中的一個。這個曌字可實在是大有學(xué)問呀。你可知否,載初元年,從東瀛來的僧人法明、懷義等借向我大唐獻呈《大云經(jīng)》之機,稱武曌是彌勒佛下界,當(dāng)做人間主。隨后又有關(guān)中九百人上表請大唐改國號為周。另有六萬百姓、唐官、沙門、道士之類推波助瀾,逼迫睿宗李旦自請改為武姓。武曌宣布改唐為周時,改元‘天授’,受尊號為‘圣神皇帝’,國號為‘周武’,并立武氏七廟于洛陽。你可知其中玄機嗎?”
    “駱兄,小弟也曾琢磨此事,不得其解,愿聆聽其詳。”
    “徐敬業(yè)起兵被殺,我也入獄。因我那篇檄文言辭犀利,讓武曌坐立不安。她借口說‘有如此才能竟沒有給予重用,這是宰相失職’,并以同黨罪斬了當(dāng)朝相國裴炎。為什么她會如此緊張膽怯呢?包兄,因為武曌身后藏了一個天大的秘密!她恐怕根本就不是我大唐人呀。”
    “什么?她不是大唐人……又是什么人?”
    “她很有可能是異邦的人,倭人。你沒看出端倪嗎?她自稱天皇,而東瀛人最高統(tǒng)治也是天皇。她篡國名為‘周武’,當(dāng)時東瀛的國號為‘文武’。她自封圣神皇帝,改元‘天授’,天授者,‘天’所‘授’矣。這個‘天’名曰上天所授洛書龜圖,實則恐是另有所指也。


    武曌專制期間,東瀛的僧道學(xué)者紛紛跑到大唐,為武曌捧場。武曌不但對他們禮遇有加,還三番兩次親自接見東瀛留學(xué)士,并把東瀛學(xué)士安置在大唐多個位置,這在歷史上也是鮮有罕見的。她偏重東瀛藝術(shù),喜好胡樂胡服胡舞,禮樂設(shè)用昭和。就連那龍門石窟奉先寺里盧舍那大佛的身后也是日月火焰紋,顯得彤天映地。她不僅僅是為自己造像,實則恐是為天照大神所塑也。”
    “天照大神?怎么我們過去從未聽說過?哦,回頭還請賓王兄仔細(xì)講來。方才你說武曌登基前后所作所為,原來隱有那么多復(fù)雜的背景呀?實在令人心驚。怪不得駱兄在《討武曌檄》中說她“……昔充太宗下陳……穢亂春宮,密隱先帝之私,陰圖后房之嬖……掩袖工讒,狐猸偏能惑主……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弒君鴆母……猶復(fù)包藏禍心……窺竊神器,賊子宗盟……燕啄皇孫,龍嫠帝后……識復(fù)廷之遽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誰托……請看今日之域中,究是誰家之天下?”
    此檄文果然喻世明言、警世醒言矣!今日再理解那句‘請看今日之域中’的‘域’字,實乃精譬入里也!‘域’本指疆土之范圍,非城池之領(lǐng)地,揭露出武曌身為異域之人,一針見血矣?墒切值苓有一點弄不明白,武曌即得天下,為何又拱手相讓呢?”

    “包兄,你的疑問,也是天下人的疑問。
    要想究知原委,并非易事。然若追溯歷史,或可知其一二也。
    上古時,黃帝憑星符陣生擒蚩尤,星符陣從伏羲上人太極八卦圖中演繹而來。黃帝天稟聰明,從太極八卦中推演出事物生克之?dāng)?shù)理,不戰(zhàn)而驅(qū)人之兵。后傳至東周,周文王演八卦而脫困,遂把所演八卦寫成周易,復(fù)傳于后世。易經(jīng)八卦深奧玄妙,吸引了四海之邦想窮其玄數(shù)。東瀛人亦不會不屑一顧。他們擔(dān)心我之民族盡得深邃,對其不利,便也參悟其中。何也?因為復(fù)仇矣!蚩尤被擒流放,為守諾言,偏居一隅,即東瀛也。
    蚩尤又是何人哉?他是太昊伏羲上人的兒子而非炎帝或黃帝的兒子少昊矣。
    少昊只是一個代號,就好比伏羲的代號叫太昊一樣。太昊伏羲,指的是崇拜宇宙的那位天人叫伏羲,太昊即宇宙也。少昊蚩尤,指的是崇拜太陽的這個人叫蚩尤,少昊即三腳烏也。
    太陽是宇宙的兒子,少昊是太昊的兒子,兒子少昊比不過太昊,又心胸不闊,認(rèn)為其父不去幫助自己的兒子成為人王,卻反助他人蒸蒸日上,一怒之下煉得神斧,大戰(zhàn)黃帝,落敗后仍郁忿不平。從此,東瀛人便與中華人結(jié)下了梁子。少昊部族之人亦對黃帝與蚩尤之戰(zhàn)念念不忘,把那場戰(zhàn)斗稱為圣戰(zhàn),把少昊之怒稱為圣火,他們不甘蝸居海島,向往中華大好河山,認(rèn)為只有用武力才能統(tǒng)霸萬疆。


    北魏時期,東瀛人犯我中華,怎奈勢單力薄,修書言好,被魏明帝封其國主為‘親魏倭王’。唐初,恰遇從西洋而來的傳教士曾呂亞斯太,素尚拜火,暗合東瀛人之意。便在東瀛設(shè)下襖教教壇,襖教又稱拜火教,教壇擴增,教徒四海,尤以波斯人最為崇尚。
    西洋傳教士曾呂亞斯太不知有何用意,縱容東瀛人以己為尊,藐視萬物,目空一切。時值我唐興盛,東瀛人眼看難圖,就使出陰招,采用以柔克剛術(shù),偷梁換柱,派了武曌冒名武士彟之女,打入我唐,結(jié)黨篡社,混淆視聽,興風(fēng)作浪,奪下我大唐江山。
    武曌為人聰明,善弄權(quán)變,為克大唐不服,畢力研習(xí)周易,深為折服其易道理,因此她奪國之日,更名為周,即是尊崇周文王也,同時她還以自己是周文王的后裔而為榮。
    然而她卻不知,周文王乃伏羲親傳弟子,所纂周易經(jīng)書,包羅萬象,涵蓋了宇宙與生命、萬物與人生的許多至深道理。其中精華是勸人向善,珍惜生命。這自然會消弭她心中無數(shù)魔障,這便是她忽生善念的原因之一。
    尤其在她登基不久拜洛受圖以后,參禪修道,心性變化越來越大,殺伐之心漸微,體恤之情暗生。通元年間,又令鑄九鼎,在曳鼎歌第一首中,她寫道:

    羲農(nóng)首出,
    軒昊膺期。
    唐虞繼踵,
    湯禹乘時。
    天下光宅,
    海內(nèi)雍熙。
    上玄降鑒,
    方建隆基。
流露出對伏羲、神農(nóng)、軒轅等先人的敬佩。在第九首中她又寫道:
    荷恩承顧托,
    執(zhí)契恭臨撫。
    廟略靜邊荒,
    天兵曜神武。
    有哉資先化,
    天為遵舊矩。
    禎符降昊窮,
    大業(yè)光寰宇。
    這首詩字面上的意思是說好運降臨在少昊后人的頭上,成就了他們夢寐以求的霸業(yè),同時也承認(rèn)和暗示出黃帝以星符陣打敗少昊蚩尤當(dāng)是天命不可違了。 在禮樂‘致和’中,她又道:
    神功不測兮運陰陽,
    包藏萬宇兮孕八荒。

    天符即出兮帝業(yè)昌,
    愿臨明祀兮降禎祥。
    此詩中已經(jīng)明顯流露出她內(nèi)心的憂郁。因此,久視元年,也是她人到暮年,反思自己殺孽太重,于是大赦天下。又到她親自命名的登封,在中岳佛門內(nèi),交出并隱藏起一把神秘兮兮的尚方寶劍,還派小使臣胡超替她在嵩山峻極峰投下‘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的金簡。”
    “哎呀駱兄,難得武曌年邁善生,棄武從文,也算是黎民百姓之洪福啦!不過她那句‘愿臨明祀兮降禎祥’究是何意?”
    “包兄,那武曌一生殘忍,殺人如麻,她能心安嗎?尤其是大權(quán)在握四海賓服之后,她能不回首歷歷往事么?
    她閱洛書觀龜圖,參禪悟道,又怎忍心看那日后自己的子孫和娘家的宗親爭得你死我活?此時,江山社稷與皇權(quán)固然重要,但自己子孫后代的香火和自己的千秋名聲要遠(yuǎn)遠(yuǎn)大于爭權(quán)奪利。她難道不害怕自己遭萬世唾罵和子子孫孫的憎恨嗎?于是他來找臥病在床的老臣狄仁杰,就讓位立太子之事相商,問狄仁杰:
    朕立太子,是立侄兒武承嗣、武三思好呢還是立兒子李顯、李旦好?
    狄仁杰反問:陛下以為姑侄的關(guān)系親呢、還是母子的關(guān)系更親?
    武曌實話實說:當(dāng)然應(yīng)該是母子的關(guān)系更親。不過,我若是立兒子為太子,勢必得罪武家宗親,罵我吃里扒外,不敬祖宗。且李顯李旦這兩個兒子我也并不太喜歡。正因為如此我有些猶豫不決啊。
    狄仁杰正色道:陛下乃萬民敬仰之皇上,行事絕非優(yōu)柔寡斷。立何人為太子臣想陛下早有定奪。陛下能夠征詢微臣意見,那是皇恩浩蕩。為陛下萬年計想,請恕為臣直言,如果陛下立兒子為太子,千年之后可配食太廟,享受祭祀,承繼無窮香火,歷受代代供奉,切無日后難以預(yù)料的諸多麻煩。陛下如果立侄子為太子,有誰聽說過祖廟里還有供姑姑的事情呢?若天長日久,陛下身后名垂青史與否還真難預(yù)料呢!
    武曌是明白人,聞言允道:還是你替朕著想的遠(yuǎn)啊。我們都老了,咳!你也要多保重身體呀,如果你先朕而去,朕會為你罷朝三日的。”
    “駱兄,武曌讓權(quán)于李家,實乃明智之舉。其實這還是她的子孫治理天下,即可為私爭得廟奉,又能為世落個好名,一舉兩得呀。”
    “這是天意使然。過去她為爭皇后皇位,滿手血腥,而后誅殺百官,就連最親的人也不放過,針砭皇上李治,鴆毒長子李弘,廢次子李賢為庶民,貶中宗李顯為小王,不許睿宗李旦朝政,四個兒子讓她整了個遍。及醒悟過來,重立中宗,便削去侄兒兵權(quán),并大赦天下,赦王皇后和蕭淑妃二族及褚遂良等臣屬無罪。也算是做了件好事。”
    “駱兄,官船快到山下了,不知武曌是否坐在船上。你認(rèn)為她會坐在船上去東瀛么?她把江山讓出,回去后能受到歡迎嗎?”
    “包兄,以我看來,武曌十有八九就在船上,她回去也肯定會受到東瀛百姓夾道歡迎的。但對她失望的人亦不會善罷干休。早早晚晚還會侵犯回來的。”
    “對她失望的人是誰?天皇還是襖教?”
    “目前還不得而知。武曌在我大唐自稱天皇,回去以后很有可能以她的雄才大略和人生閱歷征服人心。但兩個天皇在一起不知會有什么結(jié)果呢。”
    “她不回去不行嗎?萬一……”
    “武曌讓位之前,已經(jīng)立下遺詔,其中一件是:去帝位,稱則天大圣皇后;另一件是和高宗李治合葬乾陵。”
    “駱兄,她給自己謚名武則天,頗也耐人尋味,以武則可得天下。既然她對此念念不忘,何必又下遺詔與高宗合葬、甚至私下里要回東瀛呢?”
    “或許那里才是她的家,合葬之事無非掩人耳目而已。”


    “對了駱兄,還有你在《討武曌檄》中所說的‘窺竊神器’之神器,又是何物?”
    “包兄,我也只是初研天道,略通易經(jīng),雖適逢機緣結(jié)識了某位高人,但入道尚淺,許多事情還未了然于胸。適才提到武曌在《曵鼎歌》與昭和詩歌中寫的‘禎符降昊窮’與‘天符即出兮帝業(yè)昌’二句,似指黃帝用星符陣及捆金索降了少昊蚩尤,這‘捆金索’甚至蚩尤那把遺棄在中原的斧子、還有太宗的銅鏡、呂洞賓的劍、洛書龜圖、以及傳說中的什么神奇寶玉等等,則是我大唐鎮(zhèn)國之寶哉。
    武曌‘昔充太宗下陳,密隱先帝之私’,幾為窺竊這些神器,奪我大唐江山矣。現(xiàn)在,我還知道彭祖贈龍涎絲給魯班做成的那把七弦鳳凰瑤琴,亦是‘神器’之一,它可以消弭蚩尤開山大斧的魔性,使之化作神斧。因此襖教頒下圣火令,不惜發(fā)動圣戰(zhàn),意欲找回神斧,竊取其它神器而號令天下哉!” 
    “駱兄,你說的神斧和鳳凰瑤琴莫非就是戰(zhàn)國時期鐘子期和俞伯牙兩人手中之物?”
    “正是。包兄你也能掐會算嗎?”
    “咳!哪里哪里,慚愧之至!我包打聽真是有眼不識各路仙呀。我……我只不過和那鐘子期大仙有過一面之緣卻又失去往來矣。”
    “此話當(dāng)真?包兄,你是說……”
    “哇!快看呀,來啦,來啦!”
    黃鶴樓下人群中一片喧嘩,熙熙攘攘的山客擁擠不堪,場面顯得有些混亂。
    “哎呀,看江面巨船威風(fēng)凜凜,望一眼就讓人心生膽寒。”
    “船上坐的肯定不是皇親就是國戚,會不會是去哪里平亂的?”
    “船上黑管和暗口是火炮嗎?不會和這里交戰(zhàn)吧?阿彌陀佛。”
    “人還真不少呢,恐怕也有千號人哩。”
    “千把兒人去和誰打仗呀?不會是陪皇上出巡或游獵的吧?”
    “誰說千把人就不能打?有人有槍有炮,剿匪綽綽有余!”
    “哎呀,我的腿怎么抽筋了,萬……萬一這山上官兵和船上官兵干了起來,那可了不得啦!”

    一時眾說紛紛,氣氛緊張。
    對恃的龜蛇兩山西端,二十余艘巨船順流直下。座座高大挺拔的戰(zhàn)船一字排開,浩浩蕩蕩行來,若非朝廷官造戰(zhàn)船,誰敢如此招搖張揚?山上百姓俱屏住呼吸,拭目江中。
    船隊兩頭,各有十艘金甲戰(zhàn)船組成護航艦隊,重炮成排,斜槍林立,船上將士全副武裝,頭盔身鎧,操盾持戈若同大戰(zhàn)在即。特別是中間一艘官船,更是豪華氣派。鐵打船體,金鉚銅釘,顯得異常雄霸。船頭錨接一面碩大鑄造瑞獸,兩側(cè)船幫透出門門森嚴(yán)暗炮。船體三棟城門皇樓,巍然屹立,樓上參差數(shù)面巨帆,擎天鼓風(fēng)。船舷上遍插紅黃籃白黑五色烈烈錦旗,行在船隊中尤顯耀眼奪目也足以令人望而生畏。
    山上士兵并無準(zhǔn)備應(yīng)戰(zhàn)之舉動,他們背朝江河,面向山林,密切注視著山中情勢,恍為船隊開道警衛(wèi)。擁在山頂?shù)挠慰,觀此已知無礙矣,也都平下心來靜候船隊過江。山上倒也無甚異常,人們只是十分驚訝的指東劃西擁來掮去,各自猜測眼前所見。
    鐘子期身前身后擠來許多人,擋了他的視線,他側(cè)身回頭向樹后望去,暗道“差矣。”原來剛才在此處說話的兩人不見了。鐘子期好生懊悔,他早已聽出剛才說話的其中一人就是在龍門石窟認(rèn)識的那位拉石頭的民工包打聽。只因不便打斷他和姓駱的說話,才沒有馬上轉(zhuǎn)身相認(rèn)。誰知人多擁雜之間轉(zhuǎn)眼不見了身影,急得鐘子期撥開人群遍山尋找。


    眼見江中船隊劃山而過,漸漸東遠(yuǎn),山上官兵多已撤走,大批游人也紛紛下山,可自己仍未找到想要找的人,鐘子期只得隨著人群慢行。
    正走之間,身前有人滋事生非,四位衣衫襤褸的人把一位頭戴軟腳蹼頭、身穿長袖袍衫的公子猛地一掮,那公子踉踉蹌蹌被推搡在鐘子期身上,正中滿懷,鐘子期一把扶住。
    那公子面帶懼色致謙道:“對不起大哥,我不是故意的。”扭臉轉(zhuǎn)身對襤褸人質(zhì)問道:“朗朗乾坤,光天化日,我與各位素不相識,干嘛無辜欺侮我一個外地人?好,讓這位大哥評給評評理兒!哎、哎哎?君子動口不動手!我惹不起,總躲得起吧。”說著倒退兩步,忽地拔腿就跑。
    “他奶奶的,站住,一文錢不施舍就想走嗎?沒門兒!弟兄們,給我追,揍他。”一位蓬頭垢面、臉有斜疤的乞丐招呼同伙。
    鐘子期怒而橫臂攔。“你們是行乞還是搶劫?”
    襤褸乞丐停下腳步圍住鐘子期:
    “怎么?擋道兒不是?兄弟窮得想要倆錢花花兒也有罪嗎?”
    鐘子期道:“人家不給就犯法了嗎?不給就搶,不是強盜又是什么?”
    一位襤褸者對斜疤人使個眼色:“哥們兒,算了,這個人身上有斧頭,我們別惹他。走!”說完一揮手,幾個家伙轉(zhuǎn)身飛奔而去。
    鐘子期搖搖頭繼續(xù)走自己的路,走著走著,總覺得有些不對勁兒,下意識的一摸懷中:“壞了!”身上的三錠金子沒了,只剩下幾枚銅板。心里想道:
    “定是那假公子合伙小賊施展空空妙手給竊了去,還演了一出騙人把戲。我可真笨。沒了金銀,這客棧也許住不得了,今晚不如先回山洞住上一宿,明日下山看能否找到俞大哥的后人再作打算。”
    主意打定復(fù)轉(zhuǎn)回身,尋到山洞,進到里面,不敢深入,就守在洞口,選一平坦地方,抱來一塊石頭兒,權(quán)當(dāng)座椅坐在上面,掏出月餅,一一細(xì)心品嘗。
    幾種甜餅雖各有風(fēng)味,唯俞夫人月餅甜而不膩,頰齒留香。吃著月餅,想那往事和故人,恍恍惚惚竟然熟睡過去,這一覺睡的好沉。
    醒來時,出了洞口,心中又是一驚:?眼前又變了?小樹成了大樹,仲秋又回初夏?不由得啼笑皆非:
    “我鐘子期成了歷史見證人了。洞中一宿,人間數(shù)十載!跨過水簾,世事逾千年哪!難怪呂公子說那老丈言道進入此洞就成為他的仙賓,看來我也該叫‘鐘洞賓’才是。我和呂洞賓兩人則算是鐘呂大仙啦!嘿嘿。不過我怎么一點仙術(shù)都沒有呢?莫非只是一位看守山洞的小仙人?昨晚聽那位姓駱的公子說我的柴斧可能是蚩尤神斧,我可得看管好它不能弄丟呀。”
    鐘子期自嘲地四下張望一遍:龜蛇鎖大江,樓聳黃鶴磯。變化不算多。看艷陽高照,花鮮草嫩,風(fēng)光和煦靚麗,嘆曰:“甚美矣!還是登登黃鶴樓去。”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請自覺遵守互聯(lián)網(wǎng)相關(guān)的政策法規(guī),嚴(yán)禁發(fā)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表情: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