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節(jié) 第二章
-
二
智者又被稱為詭辯者。當時希臘盛行的是奴隸主民主制,簡單地說,只有奴隸主才能享受到民主,那么奴隸呢?呸!也不去照照鏡子!
想要在這種制度下出人頭地,單純依靠權威是不夠的,必須得精通演講和辯論,這樣才能得到群眾們的歡心。因此智者們個個學識淵博、巧舌如簧、能言善辯,教導學生掌握演講和辯論的技巧,以此打開通往權力寶座的通道。當然,學費還是要收的,必須的。
為了順利收學費,曾經(jīng)發(fā)生過這樣一個小故事。
某個智者收了一個學生,和學生約定好,只有當學生贏得了第一場官司之后,才需要交學費,輸了課程就免費奉送。
學生暗自竊喜,想贏官司不容易,想輸難道還難嗎?看來這次學費是省定咯!
誰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智者前腳剛訂好約定,后腳就把這個學生告上了法庭,他告這個學生抵賴學費。學生是個小年輕,腦子容易發(fā)熱,馬上搬出來兩人之間的約定為自己辯護,法官自然判他勝訴了。
可是,他卻不得不乖乖交了學費……
跟老子玩心眼?哼哼,你小子還太嫩了點!
和自然哲學派一樣,智者也批評傳統(tǒng)的神話觀點。不過也有不一樣的地方,智者可不屑于關心什么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這種毫無意義的問題。他們認為這些問題或許能有答案,但對于人類來說,大自然和宇宙實在是奧秘無窮,窮盡人類的力量,也不能徹底揭開其中之謎。
既然解不開,那老子干脆不解了!
這種看法在哲學上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懷疑論”。那么他們到底懷疑什么呢?答案是懷疑一切。
智者可不是吃飽了飯沒事瞎折騰的社會閑散人士,他們大多是一些見過大世面的聰明人,去過很多地方,見過各種不同的政治制度。這些地方無論是地方傳統(tǒng)還是管理制度都不相同。這就讓他們起了疑心,既然這些制度各不相同,那它們一定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只能是后天人為的產(chǎn)物。
接著智者發(fā)現(xiàn),這些傳統(tǒng)和制度說不上哪個就一定好,哪個就一定壞,只能說哪一個更加合適。由此他們得出了一個非常令人震驚的觀點:世界上沒有真理,沒有絕對的是非標準!
這個觀點看似很震撼,其實很容易理解,比如女人的美,就沒有一個絕對標準。
就像中國的唐代以肥為美,唐代畫中的美女無一例外的是又白又胖,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huán)其實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胖妞。同樣,南太平洋有一個島國湯加,也是以肥為美,美女的標準是脖子要短,腰身要粗,如果不夠粗,就得用紗布一圈一圈纏起來,用來“遮丑”。女人體重要是低于100公斤,你都不好意思上街見人!
而當代呢?卻以瘦為美。女人拼了命的要減肥,要苗條。世面上各種減肥藥,減肥器械是層出不窮,越漂亮的衣服尺碼越小。水桶、大象、河馬通通成為貶義詞,你要這么評價一個女人,女人輕者跟你急,重者大耳刮子直接招呼上來。而水蛇、楊柳、瓜子這等詞匯成為女人的最愛。你要想討好女人,最有效的一句話是:“幾天沒見,你看起來又瘦了。”
所以我們的口號就是:“好女不過百!”(中國傳統(tǒng)計量單位:斤)
那到底是以肥為美,還是以瘦為美呢?如果按照智者的觀點,那就是沒有標準,你喜歡肥,那肥就是美,你喜歡瘦,那瘦就是美。
而如果問智者是否相信這個世界有神仙?他們會回答:“這個神仙可能有,也可能沒有,至于到底有沒有,你說有就有,你說沒有就沒有。”
這種說法,在哲學上也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不可知論”。說得通俗一點,就是不知道有沒有。
可想而知,這種對神仙的態(tài)度在當時的雅典會引起多么激烈的爭議,智者們不得不天天和不同階層、不同種族的人爭吵,這也就是“詭辯者”這個名字的由來。
相反的,蘇格拉底雖然也不相信神仙的存在,但他確信這個世界是存在真理的,也就是說存在明確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是非標準,標準本身不會隨著環(huán)境的改變而改變。
這就是蘇格拉底與智者最大的差異。他們?yōu)榇苏归_了一系列激烈的辯論,最終能言善辯、學識淵博的蘇格拉底大獲全勝。
那么蘇格拉底到底贏在哪呢?
我們繼續(xù)來看女人的美。
雖然有地方以肥為美,有地方以瘦為美。但美女畢竟還是有一些公認的標準,比如五官必須端正,身材必須合乎比例,頭發(fā)必須有光澤,皮膚必須細膩,等等。
雖然美女這個人本身會改變,比如李嘉欣,在她20、30、40甚至50歲的時候我們都能說她是美女,但她要是到了80歲呢?無論如何保養(yǎng),我們也不會認為一個80歲的女人算得上大美女。
80歲的李嘉欣雖然不是美女了,但美女的標準并不會因為她變成了老太婆而消失。只要符合這個標準的女人,都能叫做美女。
這個標準無疑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這就叫做美女的真理。
蘇格拉底的一生,就在追求這個明確的是非標準,在這個追尋真理的過程中,他發(fā)明了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
這就是鼎鼎大名,被后世無數(shù)人所稱道的“辯證法”。
所謂“辯證法”,其實很簡單。既然要辯,那至少得雙方一起討論了,一個人自說自話可不能叫做辯證,那只能叫做精分。
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再提出新的問題,再回答新的問題,直到得出最后正確的的答案,這個就叫做辯證法。
蘇格拉底的這門手藝據(jù)說靈感來源和他老婆的爭吵。蘇格拉底成天在外東游西逛,在家里卻是個油瓶倒了都不扶的主,老婆又是個性子急脾氣暴的人,于是兩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這吵著吵著,兩人倒也能到達一種奇妙的和諧狀態(tài)。
正可謂夫妻之間吵架不可怕,最怕的是不說話。
由吵架而誕生的辯證法可謂是威力無窮,蘇格拉底就是用這個方法,成功化解了一次不小的危機。
有一天,蘇格拉底得到了一個消息,有人會去國王那里指控他對神仙不虔敬。這可是死罪!蘇格拉底馬上以獵豹的速度,沖到王宮前,想看看到底是誰在指控他,給他安了這個要人命的罪名。
不久,他的一個熟人,年輕的歐緒弗洛走過來了。蘇格拉底頓時心如明鏡,“好啊,原來是你小子。”表面上卻不露聲色,只是微笑的盯著歐緒弗洛。
歐緒弗洛還是太年輕,心里沉不住氣,被蘇格拉底看得心里發(fā)毛,趕忙辯解道:“蘇大叔您好,我到王宮是來指控我爹不虔敬的,可不是針對您!”
蘇格拉底心里一陣冷笑,“你小子這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啊,那做叔叔的就給你上一課!”蘇格拉底拍了拍歐緒弗洛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孩子啊!不是每個人都能像你一樣,能夠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既然你能大義滅親,指控你爹不虔敬,那么你肯定很清楚什么叫做虔敬啊,那就給叔叔說說吧!對這個虔敬到底是個啥,叔叔一直還挺糊涂的呢?”
歐緒弗洛搞不清楚蘇格拉底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就想著打個哈哈糊弄過去算了。他說:“所謂虔敬啊,就是要去指控犯罪的人,比如我爹。而不虔敬呢,就是包庇罪犯,不去指控我爹。”
蘇格拉底心里又笑了,就你小子這點伎倆,還跟我玩花腔!他清了清嗓子,表情故作嚴肅地說:“我不是讓你給我舉一個特例,而是讓你告訴我,到底什么叫做虔敬?也就是說,到底做些什么,就能叫做虔敬?”
歐緒弗洛想了想,說:“凡是讓神仙們覺得高興的事兒,就能叫做虔敬。”
“那神仙之間也互相吵架啊,甚至還動手。萬一一件事讓某個神仙高興,又讓另外一個神仙不高興呢?就像宙斯的兒子偷了火種,他自己是挺高興的,可他老爹宙斯,不大發(fā)雷霆嗎?”
“那……虔敬就是可以讓全部神仙喜歡的,而不虔敬就是讓全部神仙都不喜歡的。”
“那什么是讓全部神仙都喜歡的?”
“侍奉吧……”
“噢,原來是神仙喜歡收禮啊!那要是送了禮,心不甘情不愿還罵兩句呢?也能叫做虔敬?”
“當然不能……”
“那你剛才不是說送禮就能讓全部神仙都喜歡嗎?”
“我……”
這下歐緒弗洛徹底慌亂了,腦子里一片亂麻。
“呵呵,好了,孩子。你還不能起訴你父親,除非你現(xiàn)在就搞明白什么叫做虔敬和不虔敬。”看著歐緒弗洛一副囧樣,蘇格拉底得意地笑了。
一頭大汗的歐緒弗洛忙不迭地說:“下次再說吧!蘇大叔,我現(xiàn)在很忙,得走了。”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