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節(jié) 第三章
-
真實的為我,才是最有益的為人
從大眾點評到美顏時代,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品,以“人”為核心,大獲全勝。 從另一方面思考,人不是產(chǎn)品,不需要一邊構(gòu)想偉大的產(chǎn)品,一邊迎合群眾趣味更新迭代。我們每個個體要做的是迎合“自身”,而非他人。
媒體、廣告和教育等不斷向我們灌輸追求完美的思想。但是沒有人是完美的,這種對完美的追求是徒勞和沒有意義的。
給自己定下難以實現(xiàn)的目標,不但會導(dǎo)致疲勞,還會因為無法完成而讓自己受挫。因而,為了終結(jié)疲勞,重拾自尊,最重要的首先是把目標放低一點,保證它在能力范圍之內(nèi)。
美國心理學(xué)家馬斯洛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將人類的需求像金字塔一樣從高到低按層次分為五種:生理需求(呼吸、水、食物、睡眠等)
安全需求(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財產(chǎn)安全等)
社交需求(被愛和歸屬感)
尊重需求(追求自我價值感、被認可、社會地位及成就感)
自我實現(xiàn)需求(實現(xiàn)個人理想、抱負,最大程度發(fā)揮個人能力)
《讀完本書,才有力氣完成剩下的夢想》一書中舉了一個典型例子:“由于時間太緊了,我直接省掉了某一餐!边@樣的話是不是很熟悉。呼吸,水,食物,睡眠其實是我們最基本的需求。而當這些最基本的需要我們無法實現(xiàn)時,就會是我們疲勞。
疲勞從頂部攻擊“需求金字塔”,我們先是實現(xiàn)不了理想和抱負,然后尊重需求也得不到滿足,失去自我價值感和歸屬感,接下來就是安全需求,比如受到失去工作的威脅,最后是生理需求,開始吃不好也睡不好。從現(xiàn)在開始檢閱自身,關(guān)注自我,好好愛自己。這里還有一些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的準則,它們能讓你不再感到透支!蹲x完本書,才有力氣完成剩下的夢想》一書中提到的,可以把它們剪下來并貼在電腦上或設(shè)置為電腦屏幕的背景:
我滿足自己的生理需求。
我規(guī)定每天最晚工作到幾點,包括忙碌時期的晚上。
我每天至少有一餐是坐在桌前好好吃的。
我一整天都會喝水。
我伸展四肢,我把自己的身體看作是珍貴的、不可替代的財富。
我規(guī)定一套特定的睡前的儀式(例如:卸妝、閱讀、入睡)。
我每天問自己今天做了哪些讓自己感覺很好的事,以及做了哪些讓別人感覺很好的事。
在《讀完本書,才有力氣完成剩下的夢想》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事實上,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總的來說都建立在一種心照不宣的契約上——我期望你為我做什么和你期望我為你做什么。一旦這種契約建立起來,那么人際關(guān)系就會簡單起來。而相反,如果兩個人中的一個人沒有表現(xiàn)出自己對另一個人的期望值的多少,或者沒有明確另一個人對自己期望值的范圍,那么這段關(guān)系對這兩個人來說都會十分累。”
工作時,難免會把自身的需求和別人的需求混為一談。我們不停地迎合著別人,像老板、上級、客戶等。最終我們會忽視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幫助別人是一件好事,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要把自己的需求排在別人的后面。不要害怕去表達,說出你想要的,你不說,你周圍的人是猜不出來的!
著名學(xué)者胡適認為,使自己的人格獨立于社會很重要。就是說,把自己鑄造成器,方才可以希望有益于社會。真實的為我,便是最有益的為人。
所以能夠做一個純粹的利己主義者,又何嘗不是一件幸事呢,當很多身體透支的還沉浸在了周圍人的一些小小的稱贊或者“你做得如此好”之中時,你生活在一個充滿活力、妙趣橫生的狀態(tài)之中。當許多人熬夜、喝可樂,你以喝水替換,并形成每天至少喝七杯水的習(xí)慣,同時也會喝純西柚汁。你禁止自己在夜晚工作。而是如果你第二天早上9點鐘有一份緊急文件要上交,你會先睡覺,第二天早上提前一小時起床工作。
當別人讓你給出職業(yè)上的建議時,你學(xué)會了說“不”,或者說“我考慮一下”。
完美和舒適是絕對不是一體的,這是你在你的犧牲中學(xué)會的!傅雷先生在給他兒子傅聰?shù)臅胖幸舱f道:多抑制感情,多著重于技巧,多用理智,我相信一定能減少疲勞。
在復(fù)雜的生活之中,所有的人都不想成為他人的負擔,都想要幫助他人,想要成為有用的人,想要有所作為,但我們不能喪失了和自己的聯(lián)系,與我們真正的需求相聯(lián)系!真實的為我,便是最有益的為人。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