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節(jié) 高效源于好習慣
-
有句話說:習慣決定你成為什么樣的人,在高中,習慣決定你拿到什么樣的分數(shù)。相比較考試技巧,我更注重平日里的學習習慣。一個好的習慣養(yǎng)成需要28天,看似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卻能讓你有質的飛躍。別不信,當我忍著痛砍掉身上那些不好的習慣之后,我也品嘗到了這痛苦背后巨大的甜。
以前,我總覺得只要我上課認真做筆記,下課主動去復習,就算是好的學習習慣了,可為什么我的學習效率依舊不高呢?為什么別的同學一個小時能做完的事情我要做兩個小時呢?仔細想想,我有很嚴重的拖延癥。除非是特別緊急的事情,不然我都不能立馬行動。例如,老師剛布置作業(yè),有的同學就立馬打開練習冊開始做了,我呢,想了一會兒是要先整理筆記好還是先做習題好,又喝水又吃東西,直到時間所剩不多才開始做。在做作業(yè)的時候,也不能全神貫注,窗外有點聲音我也去看一下,想題目想不出就去轉轉筆。我把大把的時間都浪費在了對學習毫無幫助的事情上,怎么能有效率呢?
為了改掉我的拖延癥,我準備了一個筆記本,記錄一整天的學習時間,精確到五分鐘,比如這五分鐘我在發(fā)呆,這五分鐘記作業(yè)等等。這樣一來,我才發(fā)現(xiàn),其實我每天有效的學習時間少之又少,走神的時間能有一個小時,發(fā)呆、整理書、轉筆、擺弄不干膠這些小事情也能占用一個小時,早中晚飯要一個半小時,休息轉換腦子要一個小時。試想一下,一天14個小時的學習時間, 能有八個小時在學習已經不多了!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真正用來學習的時間其實少之又少。
我針對每天的記錄情況,不斷的去逼迫自己調整時間,在固定的時間就做固定的事情,不拖延。如果我按時做完了,我就給自己一個獎勵,激勵自己堅持下去。我對每科都安排了固定的時間,例如早上20分鐘讀英文單詞,晚上時間鉆研數(shù)學題,就連睡覺、娛樂的時間也做了詳盡的安排。每天晚上睡覺前,都閉著眼睛回憶下今天所學習的內容,每周末都進行學習總結,把所有的知識串一遍。開始我需要時刻盯著時間表,久而久之,這些都變成了習慣,在書桌前學習就像吃飯睡覺一樣的自然,你不會空出時間想我到底要做什么,也不會再有“等到**時候再看書”這樣的借口。學習有了一個良性循環(huán),成績自然會有所提高。
當然,按照時間表執(zhí)行任務的時候,我會面臨方方面面的誘惑,這些事是無論如何都跑不掉的,有時候還會嚴重影響我原來的安排。例如,晚上回家做題太累了,想看電視休息一下,就一下子看了兩個小時,沒有學習狀態(tài)打算聽聽歌,一下午又過去了。尤其在學習煩躁、沒有進展的時候,外界就更加具有誘惑力。我算是比較有自制力的人,對于網絡小說和游戲我能不接觸就不接觸,長期玩兒游戲大腦得不到放松不說,也非常浪費時間。當然,該放松的時候還是要放松,我也會去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例如聽歌、打球、跑步等,但是為了防止自己太過投入,我都會限制一個時間段。玩兒的時候就開開心心的玩兒,時間到了,就心無旁騖的去學習。
以前,我在學校里很少和老師同學交流,上課怕回答錯誤或者問出什么太幼稚的問題被同學們嘲笑,也從不發(fā)言,下課就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怕耽誤別人學習也從來不主動找同學討論問題,課堂討論的時候,我都是認真聽別人的,從來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遇到不會做的題目都自己找資料去看,找答案去分析?此七@是個主動學習的過程,其實非常耗費時間。我一個人思考一節(jié)課的問題,也許問個同學十分鐘就弄懂了。自己學習總是會有盲區(qū),在學校里,好問也是一個好習慣。我要突破自己的害羞,自己思考不出來的問題,就主動去問同學,有新的解題思路也主動和同學們分享。
當然,我不什么問題都拿去問同學問老師,通過這種方式不但能夠節(jié)省我的時間,也增加了和老師同學交流的機會;蛟S你們已經發(fā)現(xiàn),我有很多問題和方法都是和老師同學們交流而來的。高三的生活緊張枯燥,千萬不要忘記了和你并肩作戰(zhàn)的小伙伴們。
我經常在下課的時候和同學討論問題,有時候爭得面紅耳赤,有時候把自己做出來的難題講給同學們聽,非常有成就感。與同學們嬉笑討論的時候,不僅心情放松,也會得到很多啟發(fā)。很多新穎的思路、好的學習方法是你自己所不知道的。有些時候自己很難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例如我同桌在我的習慣養(yǎng)成上就給了我很大的幫助,他發(fā)現(xiàn)我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監(jiān)督我去改正。所以當你有什么困惑和難題的時候,不妨讓你的同學和老師給你出出主意,大家互相交流才會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