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節(jié) 計劃不是一張紙,計劃是行動指南
-
一提起制定計劃,很多同學都會一股熱血上心頭,洋洋灑灑的寫了幾頁紙,然后第二天該干嘛干嘛,這些紙從此再也找不到了,等到學期末的時候,這也沒有看那也沒有復習好,考試之后看著并不是很理想的成績開始追悔莫及,只能自己在心里感嘆:“唉,怎么還沒來得及準備好,就考試了呢?下學期一定要制定一個好的學習計劃!苯Y果,到了下學期,學習計劃只是換了一張紙而已。如此的話,你的計劃有什么用呢?制定計劃不是一種形式,而是我們要把它變成行動指南,依照它來安排每天的學習生活。
既然是行動指南,就要具體,可執(zhí)行。我開始制定計劃的時候,語句非?辗,例如、我要認真預習,堅持每天復習、要完成重點背誦等,但很快這張表格就被試卷和習題冊淹沒了,計劃好的時間也被各種突如其來的“意外”給打破了,這些表決心的話對實際的學習根本沒有用處。我很重視我的計劃,而且我的計劃也是適合我的學習狀態(tài)的,為什么當初信誓旦旦一定要堅持完成的計劃表沒有了實際作用呢?后來,我發(fā)現(xiàn),當計劃太空泛,就很難抓住重點立即行動。認真預習,預習什么,怎么預習,預習時間是多少都不知道,怎么能認真預習呢?所以我制定了一份新的計劃,每一條都一定是具體的,不是口號式的語句而是在什么時間做什么。
每個周末,我都抽出半個小時的時間制定下一周的學習計劃。之所以選擇以周為單位制定計劃,是因為一周的時間跨度比較小,對學習的內(nèi)容和進度都有預見性,時間更加容易掌控,如果是時間跨度比較長,很難做到具體不說,萬一有什么臨時狀況,就把后面所有的計劃都打亂了。
首先,我要確定一周之內(nèi)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段,然后寫出每個時間段都要做什么,下午和晚上的自習、周末的時間段比較長,我利用這段時間來學習比較難以掌握的或者是薄弱的學科,周末也可以給自己安排個簡單的模擬考試,考察下自己還有哪些知識學得并不扎實,放到下周重點復習。其他的零散時間可以記英文單詞,數(shù)學公式等相對雜亂的內(nèi)容。
一般來說,早上頭腦清醒,于是我把背誦課文的時間安排在早上,后來我發(fā)現(xiàn),我每天早上昏昏欲睡根本記不住看了什么,反而晚上的時候精神亢奮,記得飛快!于是我立馬調(diào)整了我的時間表,早上就看些比較熟悉的公式啊簡單的單詞句型,困難的部分都放到晚上。
計劃從來都不是死板的,每天的狀態(tài)都不同,我也會臨時調(diào)整,相信自己能高效的學習。以前,明明一個晚上能夠背下來的課文,我擔心自己記不牢就背了三四個晚上,結果大腦早已經(jīng)疲憊,記憶也不清晰。雖然經(jīng)驗告訴我們重復重復再重復,但是沒有價值的重復只會讓自己身心疲憊。
與其一段內(nèi)容連續(xù)背幾個晚上,不如給自己規(guī)定時間,一個晚上就記住,等過一兩周再去復習。不要想著一開始就有個完美無瑕的計劃,它需要慢慢磨合才能更加適合自己。如果今天的復習比想象中的順利,計劃一個小時完成的任務結果半個小時就完成了,也不要讓這段時間空著,我會臨時增加點練習題,要是今天的內(nèi)容實在難啃,我也不會為了趕進度就草草而過。雖說計劃不要隨意更改,但我會根據(jù)自己實際的學習情況進行小調(diào)整,讓它成為我的專屬計劃。
為了嚴格執(zhí)行我的行動指南,我把計劃書放在書桌上最顯眼的位置上,在我不知道干什么、發(fā)呆、太累想放棄的時候,抬頭看看我的計劃表,時刻激勵著自己。每次完成后我都做個標志來增加成就感,我會把喜歡的詩詞寫在上面,每完成一項任務就描一句詩,等都做完了,一首完整的詩也出來了。我的計劃書不再是一張紙,而是陪伴著我學習的好朋友,督促著我從一點一滴做起慢慢進步的良師。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