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節(jié) 第一章
-
逍遙自由的精神
“逍遙游”就是“精神高于物外”,也可以說《逍遙游》隱含了古代哲學的自由理論!熬窀哂谖锿狻钡摹熬瘛迸c現代漢語中的“精神”有些不同,古之“精神”含義復雜,交織于復雜的身體因素之中,與身體的機制和生理的狀態(tài)不無關系。身體和思想具有隱秘聯系。這里的“精神”二字并不是在身心兩元分立的意義上使用的,“精神高于物外”描述的是一種狀態(tài)、一種境界。在莊子看來,“道”不是物而是物的本原與根據,與此同時,“道的真理”又可以在“通于神明”的精神狀態(tài)、精神境界下呈現在無知、無為的“常心”——“心中之心”中,換言之,所謂“道”,乃是某種特殊的精神狀態(tài)和精神境界。因此,“精神高于物外”也就是“道高物外”“澄澈神明之精,以與天和相嬰薄”“以道觀之”的另外一種說法,而“逍遙游”即指高邁超越的精神境界(不僅僅是思想境界)。這就是莊子哲學所說的“自由”,換言之,經過梳理與重建,我們可以在莊子哲學的內部確立“自由”觀念。
所謂的“自由”觀念,章太炎先生曾說,《逍遙游》所展示的“自由”、《齊物論》所闡論的“平等”,乃莊子思想的核心。顯然,他是以近代的觀念作為參照,重新發(fā)現了《莊子》的價值。事實上,構筑我們現代“自由”觀念的思想資源大多是西方近代以來的社會政治運動及其哲學思考,近代哲學中的“自由”含義就是自由選擇,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不依靠上帝和鬼神,德國古典哲學的核心之一就是“自由”。康德哲學盡管十分復雜,但“人是自由的”這一命題則是他最后且最根本的命題。哲學家的工作,其所有的深刻思考、所有的抽象論證最終都將指向一個歸宿。中國古代思想世界中的“自由”語詞最初可能出自高誘的《淮南子注》,出自道家的思想語境之中。它的意思是“從自己出”,并沒有近代哲學以來所講的“意志自由”的含義——別人不可以強迫我,這是近代觀念中有關人性乃至人的價值的一個基礎。由此,我們清楚地意識到,古代所講的“自由”與現代所講的“自由”差別很大,而我們討論的則是莊子的“自由”。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