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節(jié) 第三章
-
詩人的肉。一只瘋狂的蠶,拒絕吃食晚秋的桑葉,珍惜肉體的平常人家,無計可施。
詩人的口是它們解決問題的唯一活路口。
活著精神,詩歌。給饑腸的蠶吃腰間的肉。
我一直凝視一汪水,水中的事物我無法認(rèn)清。
活著的人不必認(rèn)清一汪水中的事物,俗事已經(jīng)過于繁多。
清靜的眠,是一群人的仰望之神。
我們完全可以把水中的一部份事物當(dāng)做是床的組合物,把另一部份則當(dāng)成一張五彩繽紛的被褥,可否再多喚出一方溫貼的枕。
垂淚的眸子,讓我欲飲,飲我陌生而熟悉的淚珠,我動蕩的身體,正在尋找一個缺口,那最初的嘴唇已經(jīng)腐化。
喝淚水的鼻,也已在身體上走向衰落。
腳與鞋的精神同時分裂。
用一輩子,我們也走不出現(xiàn)實。你們會放棄嗎?會在現(xiàn)實里老成的生活嗎?抬頭的時候笑;低頭的時候,正一正頭的時候是在一個空無行人的角落。
政治,權(quán)勢,金錢,榮譽(yù),走不到的地方,或者說不愿意進(jìn)入的地理。
一個女人自己拖著自己的肉體。她的腳對一切無能為力。
這個時代碼,男女之事深入到政治的淵底。
社會不愿說起,最大報社的評論員多有空閑;居然,他們這一個群體,還是社會的明滅而閃爍之星。
阿呆的煙呢?是誰偷了阿呆的煙。
阿呆的煙我叫不出名字,偷者一定能夠?qū)ζ浜糁,所以才一切順利?
阿呆的煙呢?只有一個詩人才會問起。
俗事就是太俗了,俗到俗人們一起說,詩人瘋了。
詩人瘋了,詩人的詩就傻了,傻了的詩人還是否會被俗人們想起。
一切成真之后。
大多數(shù)俗人都會行動,尋找,閱讀,銘記。
詩人不死,鄉(xiāng)村詩人永遠(yuǎn)也不會被饑餓而死。
它貧窮,只是因為它沒有政治,經(jīng)濟(jì),榮譽(yù);
至于麥子與詩,是它終生不會不充足的食物與精神。
不完整之處,是它身體過于清瘦,不把身體吃成肥態(tài),是它延續(xù)了往昔詩人的肉體生存的價值。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