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節(jié) 打壓下堅持到底
-
1995年9月,有幾個從深圳來的生意人找到了馬云,提出想當中國黃頁深圳地區(qū)的總代理,同時開出了相當誘人的價碼。馬云之前沒見過這種大場面,當即表示同意合作。
那幾個生意人在與馬云談完合作后,提出想知道中國黃頁的商業(yè)運作模式和技術方面的問題。馬云見這幾個生意人很有誠意,也沒有設防,就把關于中國黃頁的一切全都告訴了他們。隨后,馬云為了表示自己對此次合作的看重,特地將公司里的骨干人員派到了深圳,讓他們幫對方把需要的設備安裝好。等這一切都結束后,那幾個生意人說三天后會再次回杭州與馬云簽合同,并承諾投資20 萬元人民幣。馬云十分高興,安安心心地在杭州等消息。
一連幾天過去了,可是馬云沒有接到深圳那幾個生意人的答復。馬云坐不住了,他不知道深圳方面到底出了什么狀況。有一天,馬云突然收到消息:深圳那幾個生意人已經成立了一家與中國黃頁極為類似的商業(yè)網(wǎng)站,并召開了隆重的新聞發(fā)布會。
這個消息對馬云來說猶如晴天霹靂。馬云做夢也想不到,自己剛剛擺脫了“騙子”的罪名,卻遇到了真正的騙子。這件事讓馬云感悟頗多,同時讓他的中國黃頁也備受打擊。在這種打壓下,馬云選擇了堅持到底。
成功之路總是艱難的,一路上總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挫折與坎坷,只有排除萬難走下去才有成功的機會,而因為害怕挫折,早早放棄的人,注定看不到成功的影子。牛頓說過:“勝利者往往是從堅持最后5 分鐘的時間中得來的成功!
果然,到了1996 年的時候中國黃頁發(fā)展得已經相當不錯了,也給馬云帶來了一定的知名度。
馬云的黃頁雖然有了起色,但因為技術方面的不成熟,他還無法擺脫對美國公司的依賴。在不久之后,馬云收到一份簡歷,他叫這個投簡歷的人來面試,面試結果還比較滿意,馬云讓他試著研究網(wǎng)頁設計。本來馬云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但沒想到一個星期之后,這個人真的做出了一個網(wǎng)頁,這個人就是李琪,后來在阿里巴巴擔任過首席運營官。
看到這個網(wǎng)頁,雖然挺簡陋,也不美觀,但馬云還是高興壞了,畢竟能夠自己做網(wǎng)頁,這樣就不用和美國公司合作了。過了一段時間,馬云便解除了與美國公司的合作。之所以這樣做,主要是出于費用上的考慮,那時候每做成一個網(wǎng)頁,美國公司就要收60%的錢,如果自己能夠做網(wǎng)頁,這么大的一筆錢就能省下來。
雖然能將賺來的錢都放進自己的腰包,可面對越來越嚴峻的市場環(huán)境,馬云決定北上去尋找更大的發(fā)展機遇。1995 年,馬云帶了一些文章去了北京,找北京媒體的一些朋友發(fā)表,為中國黃頁造勢。
但那時的媒體并不是很活躍,對于新聞的靈敏度也不高,馬云找了很多人,但帶去的文章沒發(fā)表幾篇。后來,馬云的一位朋友給他介紹了《北京青年報》的一個司機,馬云將文章交給那位司機,說不管這些文章發(fā)表在什么媒體上都可以。沒過多久,《中國貿易報》的頭版便刊登出了其中一篇文章。
沒想到那位司機能夠有這樣的活動能力,更沒想到《中國貿易報》的主編能有這么超前的眼光。馬云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去找到那位主編,和他談了互聯(lián)網(wǎng)。那位主編雖然不懂,但他覺得互聯(lián)網(wǎng)非常神奇,他幫馬云聯(lián)絡了一批媒體朋友,讓馬云在媒體記者面前做一個小型的演講。
冬天的北京風總是很大。就在北京很冷的一天,馬云耗資3 萬元在北京外經貿部隔壁的一個俱樂部請來了30 多位記者編輯。
那一天可真把馬云激動壞了,從來沒有見過那么多的媒體朋友。馬云給這些記者們講了兩個小時,談什么是互聯(lián)網(wǎng),談網(wǎng)絡有什么好處。那些記者們雖然聽得懵懵懂懂卻也熱血沸騰,他們說:“好,我們開始宣傳互聯(lián)網(wǎng)!
努力不會白費,馬云對自己的演講非常自信,他期待著這次演講之后,媒體的報道會接踵而至。
不過,現(xiàn)實的情況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就在第二天,大家?guī)缀醵际盏搅艘粋文件,上頭說不要宣傳互聯(lián)網(wǎng)。據(jù)說當時的一些工程院院士對網(wǎng)絡的前景不是很看好,說對當時的國情來說太先進了。
馬云覺得這純粹是無稽之談,他覺得氣憤透頂,而他也已盡了很大的努力。
頭一天被馬云“洗腦”的媒體老總們,給馬云出了新主意:“如果你能夠說服《人民日報》上網(wǎng)的話,我們就可以報道了!
讓《人民日報》上網(wǎng)?誰有這么大能力!這是一個似乎無法攻克的難題。
但不服輸?shù)鸟R云并沒有因此而退縮,從不向困難低頭,永不退縮的他決定繼續(xù)堅持下去——要一直堅持到最后!
明末清初詩人申涵光說:“無事如有事時警惕,有事如無事時鎮(zhèn)定!贝笾亳R在《基督山伯爵》中也有這樣一段話:“有些人很鎮(zhèn)定果敢,他們把危險看作一次決斗中的敵手,他們計算它的動作,研究它的進攻,他們后退只是為了喘一口氣,并不是表示怯懦。他們懂得一切于自己有利的地方,能一舉殺死敵人。”他們殊途同歸地說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要想成就一番事業(yè)首先應解決心態(tài)問題。
馬云在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生涯中正印證了那句“無事如有事時警惕,有事如無事時鎮(zhèn)定”。在中國黃頁剛有些起色就受到來自各方的挑戰(zhàn)時,他沉著鎮(zhèn)定,選擇堅持。在面臨危局時最能看出一個創(chuàng)業(yè)者的心態(tài),馬云在中國黃頁陷入危局時刻所表現(xiàn)出來的已是成熟的王者氣質。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