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節(jié) 史上最玩命的御史
-
(蔣欽)疏入,復杖三十。方欽屬草時,燈下微聞鬼聲。欽念疏上且掇奇禍,此殆先人之靈欲吾寢此奏耳。因整衣冠立曰:“果先人,盍厲聲以告。”言未已,聲出壁間,益凄愴。欽嘆曰:“業(yè)己委身,義不得顧私,使緘默負國為先人羞,不孝孰甚!”復坐,奮筆曰:“死即死,此稿不可易也!”聲遂止。
——《明史·卷一百八十八》
北京的官員們上書被廷杖后,大都噤若寒蟬,徹底沉默了。南京的六科給事中此時站了出來,紛紛上奏皇上誅殺群奸、挽留閣臣。劉瑾大怒,派錦衣衛(wèi)前往南京,將以戴銑、蔣欽為首的言官30余人押解至京城,老規(guī)矩:30廷杖。
這里來談談“廷杖”。廷杖是明朝皇帝最喜歡的一種刑罰,說白了就是在朝堂上剝?nèi)ゴ蟪嫉某铣鑫玳T拿大棍子打屁股。由于廷杖的“操作靈活性”很高,它的背后“黑幕”重重。據(jù)說,行刑的錦衣衛(wèi)都要經(jīng)過嚴格的考試,考試項目是:在磚頭的上面蓋一張紙,要求將磚頭打碎,而紙一點不破,這樣才能過關,順利拿到行刑資格證。所以,如果得到滿意的賄賂,錦衣衛(wèi)行刑時打下的木棍,看起來很重,甚至血肉橫飛,但受傷較輕,痛苦也較輕。如果家庭貧苦,無錢行賄,他們下杖時看起來很輕,皮膚也不破,但痛徹心腑,只三四十杖,靜脈血管就會寸寸切斷,全部肌肉組織潰散,不久即死,無藥可救。
錦衣衛(wèi)行杖時,只看監(jiān)杖太監(jiān)的那雙靴尖,如果靴尖向外成八字形,就是“著實打”,還不至于將人打死;若靴尖向內(nèi)一收,那就是“用心打”,受杖者就休想活命了。所以,廷杖表面上是皇帝下令執(zhí)行,而生死之權卻是操縱在宦官手中,漸漸成了宦官打擊敵對廷臣的工具。以戴銑、蔣欽為首的南京30余名言官,被押入京城后,劉公公特意吩咐行刑的錦衣衛(wèi):“小的們,給咱家‘用心打’,打到他們老實為止!”結果戴銑被一陣亂棍活活打死,蔣欽很頑強,被打得鮮血淋漓,硬著不死,被投入詔獄。
蔣欽拖著被打爛的屁股,接著在獄中上書,大爆猛料,將劉瑾那些破事和丑聞全抖了出來:“昨天,劉瑾向天下三司官員索賄,每人1000兩銀子,甚至有要到5000兩的。不給則貶斥,給了則提拔。全國都感到寒心,惟獨陛下把他放在身邊使用。這是不知道左右有賊,把賊當成心腹了……請立刻殺劉瑾以謝天下,然后殺臣以謝劉瑾……”劉公公要崩潰了,怎么就遇到這么一個不要命的瘋子?拖出去,再打30廷杖。
被打得半死不活的蔣欽,整整昏迷了3天。令人震驚的是,3天后蔣欽蘇醒過來,馬上抓起筆趴在地上寫奏章:“皇上,臣與劉瑾誓不兩立、不共戴天,若不殺我,就請殺劉瑾,既然您不肯殺劉瑾,那為什么還不殺我?”
據(jù)《明史》記載,蔣欽這次起草奏章時,燈下微聞鬼聲。蔣欽猜測這是祖先之靈在警告自己,怕他上疏之后遭遇奇禍,于是整頓衣冠道:“如果是我的先人,何不大聲告訴我?”果然,墻壁中傳出更加凄愴的聲音。蔣欽嘆道:“我已經(jīng)獻身國家了,按照忠義的要求不得再顧私利。如果從此沉默不語,對不起國家,那才是對先人的羞辱,是更大的不孝!”說完繼續(xù)奮筆上疏,邊寫邊喊道:“死就死,這份稿子不可更改!”于是,鬼聲停息。蔣欽的上疏遞了進去,又換來30廷杖。
3天后,御史蔣欽因傷勢過重死于獄中,終年49歲。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